|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甲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C.丙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D.丁国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贫乏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日本北海道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A 有暖流经过? B 有寒流经过? C有寒暖流交汇? D有大河汇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完成13~14题。
小题1:2006年5月28日,图中国家首都A附近发生5.5级地震,该国首都A为
A.新德里
B.马尼拉
C.雅加达
D.堪培拉
小题2:图中B处的地形是
A.山岭
B.山谷
C.海岭
D.海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解题的关键是“判断经度是东经120°~125°、北纬10°~15°的范围应该是亚洲东南部,西太平洋的海域”。联想到菲律宾群岛附近的海域,问题便迎刃而解。
小题2:由上题可知,B处是海沟。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世界某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
材料二?某地(甲图)和我国石家庄(乙图)气候资料。
(1)此时,我国首都北京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4分)
(2)此时,Q、R两地风力较小的是_________地,试说明其原因。(6分)?
(3)材料二中的甲图为材料一①、②、③、④地中________地的气候资料,与我国北京比较,该地气候海洋性更_________(强或弱),试依据材料说明其海洋性更强(或弱)的主要表现。(8分)
参考答案:
(1)低温晴朗。(2分)亚欧大陆处于高气压控制下,属于冬季,气温低。北京处于冷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2分)
(2)R(2分)原因;R地的等压线更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小;R地位于陆地,摩擦力更大。(4分)
(3)①?强?(4分)表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丰富,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4分)
本题解析:
(1)此时,亚欧大陆被一强大的高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陆地上气温较低;北京位于该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所以此时北京的天气状况为低温晴朗。
(2)在等压线图上判断两地风力大小,通过比较两地等压线分布的疏密状况即可,等压线越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图中R地比Q地处的等压线更稀疏,且R地位于陆地上,风所受的摩擦力更大,所以R地的风力更小。
(3)据甲图所反映的气候资料,该气候最冷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约为25℃,夏季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较多,其气候类型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为热带季风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地中海气候。所以,甲图反映了①地的气候资料。①地位于岛国日本,气候的海洋性比我国北京更强,一方面表现在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上,①地比北京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另一方面表现在降水特征上,①地比北京降水量更多,且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8 年 5 月 2 日,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伊洛瓦底省海基岛附近登陆,最高时速达 240 公里。截至 16 日,缅甸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至 77738 人,失踪人数为55917 人,受伤人数为 19359 人。读图Ⅰ和图Ⅱ(图Ⅰ中沿北纬 20°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缅甸所在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
B.经济发展快,生产力水平高
C.缅甸所在半岛为中南半岛
D.与我国河流相连,水运联系便利
小题2:2008 年2日登陆缅甸的热带风暴对下列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是
A.水稻
B.小麦
C.棉花
D.黄麻
小题3:袭击缅甸的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形成于印度洋,中心风力为
A.8~9 级
B.9~10级
C.10~11 级
D.12 级以上
小题4:通常年份,在孟加拉湾形成的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登陆,对缅甸影响不大,而“纳尔吉斯”风灾造成缅甸伤亡惨重,原因最不可能是
A.受灾地区人口稠密,住房不抗风
B.灾发前不能进行准确预报
C.风暴角度和风向罕见,绕过天然屏障
D.沿海地区红树林破坏严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自然灾害。
小题1:图示该地区位于中南半岛,故C正确。
小题2:中南半岛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小题3:热带低压中心附近风力8—9级称热带低压;9—10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以上为台风或飓风。
小题4:目前的天气预报技术对台风基本能做到准确预报,故B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运动》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