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2月23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空气污染影响面积约为98万平方公里。25日至26日,大气扩散条件仍维持不利,京津冀地区以重至严重污染为主。27日,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扩散条件转为有利,京津冀地区空气重污染情况有所缓解。下表为北京市2月23日-25日天气情况。
日期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白天天气
| 夜间天气
| 风向
| 风力
|
2月23日
| 4 ℃
| 0 ℃
| 多云转阴,有霾
| 阴,有雾
| 无持续风向
| 微风
|
2月24日
| 7 ℃
| 1 ℃
| 阴转多云,有霾
| 多云间阴,有雾
| 无持续风向
| 微风
|
2月25日
| 9 ℃
| 1 ℃
| 多云,有霾
| 多云间阴,有雾
| 无持续风向
| 微风
|
分析京津冀地区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及其危害。
参考答案:
气象条件:2月23-25日该地白天气温较低,大气对流运动较弱,污染物不易扩散;晚上气温较低有利于水汽凝结;风力较弱雾霾易积聚; 阴转多云天气,大气湿度大,没有有效降水,加重雾霾的形成。(答对三点得6分)?
危害: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2分);大气能见度低,交通受阻,事故多发(2分)。
本题解析:第一小问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污染源的增多,二是环境我自净力较差,本题主要从气象条件分析说明不利于污染物流动,使环境自净能力下降分析。第二小问大气问题的危害一是对生产,二是对生活,三是对生体。结合题意可得。
本题难度:简单
2、多选题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
A、环境污染
B、人口增长过快
C、生态破坏
D、资源短缺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2.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E.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F.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G.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H.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考查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国0—10岁人口比重较大,反映出生率较高;而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小,反映死亡率较低。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国为年轻型,乙国为老年型。甲国青少年人口过大,男女比例基本相当;乙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严重不足。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试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集歌本哈根参加世界气候大会,
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签署新的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协议。
材料二?图2是2004年全球不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示意图。

3.?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图3中热力过程明显增强的是

A.?A1和B1? B.?A2和B1? C.B1和C2? D.A2和C2
4.图2中显示林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接近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20﹪.以下国家林业排放量较大的是
A.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
B.加拿大、法国等亚寒带国家
C.巴西、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发展中国家
D.美国、日本等经济最发达国家
参考答案:
3.C
4.C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环境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B.环境规划具有预测性,可以有效地把握人类行为对未来环境的改变,做到趋利避害
C.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是环境规划的重要任务
D.环境规划在现实层面上总有“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嫌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预测性,可以有效地把握人类行为对未来环境的改变,做到趋利避害;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是环境规划的重要任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