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22 04:43:28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6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又称钓鱼台(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渔船受到日本一艘巡逻船冲撞,并非法扣留中方渔民渔船。中方表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回答(1)~(3)问题。 (1)钓鱼岛成因属于____(2分) A.珊瑚岛 B.火山岛 C.冲积岛 D.大陆岛
| (2)读下图,上半部为我国局部海域等深线图,虚线为断面线,下半部为沿该线作出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形剖面图,运用海底地形知识,说明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的领土?(4分)
 (3)日本妄图强占面积仅有6.344平方公里的钓鱼岛,根本意图是什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回答。(4分) 材料二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1987年被意外发现,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向东北可达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至广西,穿南海到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该地正位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满载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头朝向西南,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如下图,并完成(4)~(7)问题。
 (4)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_____米。(2分) (5)简要说明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选择在冬季的主要原因。(4分) (6)据图文材料,宋代商船可能在冬季沉没,分析说明判断理由(从船头朝向、风向和洋流方面作答)。(6分) (7)珠江三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D(2分)? (2)钓鱼岛与中国的台湾、彭湖、舟山群岛同我国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按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的岛屿归该国所有(2分);而与日本管辖下的琉球群岛(冲绳)相隔着两千米深的海沟,因而,从自然地理结构上看,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2分) (3)与我国共同划分该岛以西的东海的专属经济区(2分);享有开发、利用、管理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海床及底土资源等权利,发展经济(2分)。 (4)30米(2分)? (5)海水只有在冬季才相对较平稳,风(海)浪小、潮汐幅度低,水下能见度好(2分);海洋的气候只有在冬季才降水少,晴天多,风速小(2分)。? (6)从沉船的船头朝向考虑,宋代商船是帆船,一般冬季出发,是由中国港口驶向西南外洋的货船(2分);冬季当地海域主要盛行偏北风,船顺风航行(2分);洋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冬季出发顺风顺水(2分)。? (7)临近港澳台、外接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1分);水陆交通便利(1分);侨乡之地(1分);对外开放政策(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产业转移主导因素。根据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原料重量大于产品重量,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产品重量大于原料重量,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为动力指向型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投入较多的是技术指向型。电器装配企业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主导因素为劳动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区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三大自然区是根据地形、气候两大因素划分的 B.我国的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D.青藏高寒区与另两个自然区域划分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为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差异概况和主要的划分依据,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大。属于石质荒漠化形成的条件有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可溶性岩石广布 ③昼夜温差大 ? ? ?④地势低洼,易于积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貌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地表岩石裸露的现象,故与当地的喀斯特地貌,强烈的流水侵蚀即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掌握石漠化的主要形成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内蒙古自治区依托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小题1:以下对于内蒙古地理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B.按热量带划分,以寒温带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以沙漠戈壁为主 D.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
小题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内蒙古应该大力发展的经济产业有
①发展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②发展棉花种植和纺织业?③发展畜牧业
④发展高新技术和出口产品加工业?⑤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稀土冶金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小题3:内蒙古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B.大力垦荒种粮,提高粮食总产量
C.引进技术建设优质乳品加工基地
D.发展草原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业
小题4:下列文化景观事物,属于内蒙古草原文化的是
A.那达慕节庆
B.信天游
C.窑洞
D.喇嘛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最大的省区是新疆;按热量带划分,以中温带为主;以草原植被为主;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火力发电;可以发展毛纺织工业,草原面积广大,可以发展畜牧业;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稀土冶金工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大力垦荒种粮,提高粮食总产量容易导致土地退化,引起土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4:那达慕节庆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属于内蒙古草原文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