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图》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甲 B.乙 C.丙 D.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a和 b穿过山地,等高线密集坡度陡,d穿过居民区也不合理,c处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选C。
【小题2】甲乙离居民区近,不合理,丙离河流近,易造成河流下游污染。相对丁合理些。选D。
考点:等高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4分)
(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3分)
(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山顶和虎山山顶(两山顶绝对高度取最大可能值)。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有人认为是合理的,也有人认为不合理,请分别找出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低山丘陵(2分);海拔大多在200~1000米之间,地势起伏明显。(2分)
(2)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间;山谷出口处;有河流流过;跨河分布。(3分)
(3)合理的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和相对高度相近。(4分)
不合理的理由:L线路中狮山的等高线比P线路中的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缓坡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L线路的实际路程略长于P缓坡。(4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海拔200米以下,高原和山地海拔1000米以上,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该地海拔大多在200~1000米之间,等高线较为密集弯曲,为低山丘陵地形。
(2)从图中看甲村和乙村都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有河流流过,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间,跨河分布。该题属于看图说话题。
(3)从图中看,丙地位于两个山顶的中间,到两个山顶的直线距离相等,且到两个山顶所穿等高线条数相等,相对高度相近,从这两个方面看是合理的。但P线路等高线较均匀稀疏,坡度较缓,L线路等高线分布不均匀,开始坡度缓,后来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不太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城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小题2】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小题3】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小题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为谷地地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所以,另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55米和60米,根据闭合等值线的读数原则,甲处的潜水位在介于47米和52米之间,所以,甲处水井水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介于3米和8米之间,故选C.
【小题2】从图中可以读出,甲地的潜水深度比周围低,说明地下水位开采过度。
【小题3】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为我国华北地区,华北春季出现春旱现象,农业用水量大。
【小题4】据图可以读出,河底的海拔高度高于潜水位的海拔高度,所以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水。
考点: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1分)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分)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4分)
(4)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何种农业?请你为该地区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3分)
(5)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2分)
参考答案:
(1)西南风(1分)
(2)D(1分) 坡度陡;水源充足。(2分)
(3)A(1分) 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3分)
(4)林业(1分) 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2分)
(5)E(1分) 遥感(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等压线(虚线)的分布,画出过A地并与两侧等压线平行的等压线,过A地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据题意该题所示的是我国位于北半球,风向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可得出此时A城镇风向是西南风。
(2)该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泥石流,地势越陡,植被越稀疏,地质灾害越严重;由图A、B、C三地等高线都比较稀疏,地势较为平坦,不易发生地质灾害;D地等高线密集,地势较陡,且该地有泉涌出,水源充足。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越容易形成城镇,所以往往在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交通便利,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河流的交汇处会形成比较大的城镇。
(4)该地区西北部等高线较为密集,相对海拔较大,为山地地区,且根据题意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开垦为耕地易发生水土流失或泥石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或泥石流,应该退耕还林,发展林业。
(5)根据题意: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结合图示,E地两侧都是陡崖,且处于峡谷地带,山体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F处南侧地势开阔平坦,不易发生堵塞;监测地质灾害动态变化主要是用遥感,对受灾前后的遥感图片进行分析。
考点:大气运动、等值线图、区域农业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对部落的影响、自然灾害、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2012 年 10 月下旬上午 9 时,某同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公园游玩,下图中左图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右图为该同学在此路口处的留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推测该同学去左图中洗手间的最近路线应选择右图中的
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
小题2:依据材料,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华北地区刚收完冬小麦
B.长江三峡库区的水位处于一年中较高的时期
C.此时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与4月下旬基本相同
D.澳大利亚刚种完冬小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10 月下旬上午 9 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9点时太阳位于观察者东南,影子朝向西北,先手间在该同学的西南,与影子约成900的关系,向丁走,选D。
小题2:10月下旬,我国秋季。华北地区收小麦,春末夏初,A错;10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昼短夜长,4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C错;澳大利亚冬小麦,秋种,但10月南半球春季,D错;10月份我国降水季节将结束,是水库水位最高时期,B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世界地理》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