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99%。结合下图回答1~4题。

1、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99%
B、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
C、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区)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
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2、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
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宁夏
D、青海、西藏
3、荒漠化防治的核心是
[? ]
A、恢复自然植被
B、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潜力
C、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D、建立荒漠化预警系统
4、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植被人为破坏严重
B、土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
参考答案:1、B
2、D
3、C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1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
(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读图20,回答问题。

(1)②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④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2分)
(1)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4分)
(2)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土地遭受流水侵蚀作用强烈。(8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荒漠化的原因。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侵蚀作用强。
(2)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成因。④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点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耕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