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根据图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黄河去路遭太行山脉所阻,河水以巨力冲开三路——“人门”、“神门”和“鬼门”,此为三门峡。1957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三门峡水利工程在此修建。
材料二:
? “通过水土保持,兼上游支流再建拦沙大坝,到1967年来沙可以减少50%,而到三门峡水利枢纽运用了50年之后的末期,来沙可减少100%。”(1954年《黄河三门浃水利枢纽设计技术任务书》节选)
材料三:
?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水库蓄水后一年半中,十五亿吨泥沙被拦截在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中,潼关河床淤高了4.5米。迫使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水位上升。
(1)在图中以“■”符号标注三门峡水利工程的位置。
(2)黄河的泥沙未如1954年《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技术任务书》预期的减少,自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陕西省部分专家提出意见,要求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废”掉三门峡水库,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市省部分专家反对水库低水位和汛期敞泄,要求合理利用三门峡水库,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图反映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3、单选题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迭,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回答1—2题。
1、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B.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C.近几年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活动异常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繁多发
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提高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沙育草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充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4、单选题 造成非洲萨赫勒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是(? )
A.人口和贫困
B.过垦、过牧
C.土地生产力下降
D.商业性定居牧业
5、单选题 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2.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沙地。导致科尔沁沙地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植树种草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3.为了扭转科尔沁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用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科尔沁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方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在当地开展任何经济活动,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