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同一时刻甲乙两区域昼夜状况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甲、乙两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刻,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0°S,120°W)
B.该曰,Q地夜长小于P地夜长
C.该日,Q地对跖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
D.此日过后,M地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变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过读图甲可以看出,70°N正好出现极昼现象,且120°W正好平分昼半球,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S,120°W),;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Q地纬度比P地高,所以Q地夜更长,故B为正确答案;Q地对跖点的纬度为70°S,太阳直射点为20°S,故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0°;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时,34°S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变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则图示反映水流都向右岸冲刷,泥沙淤积于左岸,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判断为北半球。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
1.该校所处的纬度为2.旗杆影端位于②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3.旗杆影端位置由 ② 变为 ③ 的过程中
A.66.5°N
B.23.5°N
C.23.5°S
D.66.5°S
E.3月21日
F.6月22日
G.9月23日
H.12月22日
I.地球公转线速度逐渐加快
G.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1.由于影子一直在北,所以太阳应一直位于此地的南侧,有图还可以看出此地有直射现象,故选C
2.影子位于②位置时,影子最长,所以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3.旗杆影子由②到③,也就是说从北半球的冬至到夏至,这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运动。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嫦娥二号”奔月期间?(?)
A.济南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
B.悉尼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C.济南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D.悉尼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嫦娥二号”奔月时间为10月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而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日图”,回答问题: (10分)

(1)(3分)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地球的位置接近?(近日点或远日点),公转速度?(快或慢),这时福州处于?(季节)。
(2)(2分)B—C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或北)半球,并且正向?(南或北)移动。
(3)(2分)我国国庆节期间,地球正由公转轨道上?(填字母)移至?(填字母)的过程中。
(4)(3分)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太阳直射在?(纬线)上,该日,北京(40°N左右)正午太阳高度是?,福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近日点???快???冬季??
(2)?南???南??
(3)? B???C?
(4)?赤道???50°???昼夜平分 ?(每空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利用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表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C表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则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
(1)C点表示冬至日,接近于近日点;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此时福州为冬季;
(2)B—C表示从秋分到冬至,故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
(3)国庆节(10月1日),故地球公转处于秋分B—冬至C之间;
(4)当太阳运行到D位置,表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由于太阳直射赤道,故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