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位于北半球 B.自然带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此季节,陆地西部地区温和湿润 D.若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则d处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质作用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1年7月10日,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据此回答4~5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震源深度30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厚度,位于上地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7月10日位于6月22日与9月23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图6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形成“蜂巢”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小题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外力为风力作用,故B正确。
【小题2】花岗岩按成因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所以岩浆岩的形成应在其切入岩层之后形成,故该地应先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层,后岩浆入侵,而花岗岩属于侵入岩,题干中提到裸露在外,说明后来又经过地壳抬升才裸露在外,后形成蜂巢地貌,最后经风力侵蚀形成,故A正确。
考点;该题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根据地貌特征判断地质作用及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