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片麻岩 B.砂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丹霞地貌是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根据材料中的描述来分析,该地貌岩石为红色,岩层呈层状,地貌形态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符合丹霞地貌的特征。故选D。
【小题2】根据丹霞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该地貌的物质基础是红色砂岩或砾岩。在外力风化、侵蚀作用下而形成。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小题2】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是( )
①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②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
③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 ④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岩层弯曲方向,乙处是背斜构造。根据等温线变化规律,乙处是闭合曲线,温度高,说明海拔低,是盆地地形。D对。
【小题2】沉积岩层下面是老岩层,上面是新岩层。甲处后沉积,乙处先沉积,①错,②对。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③错,④对。所以C对。
考点: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岩层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比较图中杭州湾南、北岸陆地变化的差异正确的是( )
A.南岸陆地面积越来越小
B.南岸陆地向北退缩,北岸陆地向北增加
C.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
D.南岸以侵蚀为主,北岸以沉积为主
【小题2】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开发优势,其中舟山群岛区域风能资源尤为丰富。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处海岛地区,受冬夏季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②洋面地表摩擦力小,风速大;③温带海域,冬夏海水温差大;④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⑤寒暖流交汇,海水温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南岸陆地面积越来越大,A错。南岸陆地向北增加,北岸陆地向北退缩,B错。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 ,C对。南岸以沉积为主,北岸以侵蚀为主,D错。
【小题2】地处海岛地区,受冬夏季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①对。洋面地表摩擦力小,风速大,②对。温带海域,冬夏海水温差大,与风力资源无关,③错。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④对。寒暖流交汇,海水温差大与风能关系不大,⑤错。C对。
考点:河口海岸线变化的特征,我国风能资源开发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分)读新西兰南、北二岛示意图(图丙),图甲为甲地的气候统计资料,图乙为南岛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乙,概括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并解释南阿尔卑斯山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据图丙判断该区域人类活动主要分布的岛屿(南岛或北岛);并简述你的理由。(6分)
(3)简述甲地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大;(1分)山地为东北—西南方向;(1分)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1分) 海岸线西部曲折(1分),东部较为平直;(1分)
(以上四点每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4点以上得4分)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抬升。(2分)
(2)北岛(2分)理由:北岛各等级的城市数量多(1分)、等级更高(1分),分布更密集(1分);北岛铁路长度更长(1分),密度更大(1分)。(回答4点及以上得4分)
(判断失误则该小题计0分。理由须从数量或等级、密度两方面进行描述。)
(3)特点:终年温和多雨(2分);冬季降水更丰富(2分);成因:终年受海洋(西风)影响(2分),冬季西风强盛,带来丰沛降水(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乙,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大。根据等高线延伸方向判断,山地为东北—西南方向。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 海岸线西部曲折,东部较为平直。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板块相互挤压抬升形成。
(2)人类活动分布的差异,主要从城市、交通线数量或密度分析。读图,结合图例分析,北岛各等级的城市数量多,等级更高,分布更密集。北岛的铁路长度更长,密度更大。
(3)读图甲分析,甲地位于西风带,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冬季西风强盛,带来丰沛降水,所以冬季降水更丰富。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小题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M山地为断层相对上升形成的断块山。
小题2:我国的庐山、华山、泰山均为断层山,喜马拉雅山为褶皱山。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