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 6 时日出 D.当地时间 8 时日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与黄道面呈66°34"的交角,故黄赤交角始终为23°26"。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四地白昼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周年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判断。
小题1:根据图示四地的昼长变化幅度:昼长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高,故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④③②①,故C项正确。
小题2:根据④地的昼长变化幅度达24小时,故判断④位于极圈以内,故当地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而当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冬至日(南极圈内)或夏至日(北极圈内);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40°,即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计算当地纬度为73.5°;则④地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16.5°;
小题3:根据③地昼长变化幅度为6小时,故一年中昼长最长应为15小时,而最短为9小时,若③位于南半球,则6月22日前后,当地的昼长达到最短即9小时,则计算日落时间为16时30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中甲、乙两幅图,从3月21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
A.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
B.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段上
C.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太阳直射点判断,太阳光线延伸过地心,与地表的交点,故此甲图,A点为夏至(6.22),B是秋分(9.23),C是冬至(12.22),D是春分(3.21),故①春分到夏至,②夏至到秋分,③秋分到冬至,④冬至到春分。乙图,a段太阳直射点北移,春分到夏至,b南移(直射点在北半球),夏至到秋分,c南移(直射点在南半球),秋分到冬至,d北移,冬至到春分。3月21日前后(春分)到6月22日前后(夏至),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且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地转自转越来越慢(越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