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南非南部地区 B.塔斯马尼亚岛 C.新西兰南岛 D.潘帕斯草原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
小题1:所在地影子为正午12时与c相差45。即3小时。南半球上午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影子朝向东北即c位于上午时段故为9时。
小题2:该地旗帜总是飘向东南,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内,该地风向为西北风,该地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6时。由图6可昼长跨经度225。昼长为15小时日出时间为5时30分。与北京相差4小时20分经度相差65。即该地经度为175°W,即新西兰。
小题3:①为太阳高度变化曲线;②为影长变化曲线;③点位于上午杆影朝向西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果黄赤交角变成26°23′,则地球上五带的纬度范围变化情况是
A.寒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
B.温带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小
C.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
D.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带范围变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意义。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与极圈的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的度数变大,热带范围变大,极圈的度数变小,寒带范围变大,则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1.若HI代表赤道,MN代表晨昏线,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2.若HI代表黄道,MN代表地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如果扇形NOI是21日,O为北极点,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①3月20日0时40分?②3月21日0时40分
③3月21日1时20分?④3月22日15时20分
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
B.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
C..未来太阳直射可能北移,也可能南移
D.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E.热带范围将变大
F.寒带气温年较差将增大
G.极昼、极夜范围将变大
H.温带将变大
I.①③
G.①④
②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C
2. D
3. D
本题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或20?S。所以未来太阳直射可能北移,也可能南移。选择C项。
2.根据题意可知,黄赤交角变为20?,黄赤交角变小,地球五带的变化是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增加。选择D项。
3.本题考查日界线问题。如果OI是180?,那么ON是0时,北京时间是3月22日15时20分;。如果OI是0时,ON是180?,北京时间是3月21日0时40分。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七月初,地球在远日点附近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湄潭的天气比较炎热
D.地球的自转速度较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球经过远日点时,为7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公转速度较慢,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30°N附近四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降水量、日照数的季节分配图。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引起四城市日照时数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年降水量
B.天气状况
C.气温高低
D.地势高低
小题2:关于四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①城市附近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B.②城市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C.③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政治
D.④城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根据图示:图中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弱、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四川盆地,云量厚,所以引起四城市日照时数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天气状况。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①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为棉花;②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以轻工业为主的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③城市为拉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