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掌握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当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相同则不计,故甲处气温较周边低,而乙处气温较周边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台风“韦帕”的台风中心移动路径图4,完成2小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台风及气流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分析北京空气质量日报,回答10~12题。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酸雨的形成。酸雨的污染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表格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为形成酸雨的污染物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表格分析,北京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根据表中日期判断为春季,北京可吸入颗粒物较多的原因是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天气多由冷锋形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如果碳排放量减少,则全球气候变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我国某滨海城市的一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的课题研究。请你协助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该城市某日晴天近地面气温变化曲线(图甲)
(1)据图说明海洋与陆地气温变化的主要差异。
(2)某一剧组在该市的滨海影视基地拍摄一特写镜头:女主角面向大海,海风吹拂面部让头发向后飘逸。如果你是导演,应该选择什么时段来拍摄该情景?在乙图中正确绘图,并予以说明。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风对该城市小气候的影响。
(4)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海陆风现象,你认为还可以选择哪些气象要素进行观测研究?
参考答案:(1)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夜晚相反;陆地气温日较差比海洋大;陆地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比海洋早。(2)8:00~16:00?绘图(逆时针方向)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气压比海洋低,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响陆地。(3)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4)海陆昼夜温差、气压、风向、空气湿度等(任答两点)。(5)城市风、山谷风、东亚季风、绿洲与荒漠间的热力环流等。
本题解析: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重在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展示思维过程。自然地理探究型试题的解答要领:一、依据试题素材,确认探究主题;二、结合课本原理,理解探究思路;三、根据问题指向,完成探究任务。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活用教材中的范本,以此类推形成思维模型,并能举一反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于________气压带,该区域降水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2)C处的降水类型是__________,其降水时间多在一天中的__________ 。
(3)B处于__________气压带,该处大陆东岸和西岸比较,降水较多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副极地低 较多 气流抬升的过程中降温凝结致雨
(2)对流雨 午后
(3)副热带高 东岸 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台风的影响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处大约位于北纬60°附近,并且多极锋形成的降水。所以A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该区域降水属于气流抬升过程中降温凝结致雨。C位于赤道附近,应该属于对流雨。该雨多形成在每天气温最高的午后。B地区位于北纬30°附近,属于副热带低气压带,降水主要在大陆东岸,主要是季风和台风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