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22 05:47:15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50°N附近某牧区的土地利用图”。该区域最高海拔l480米,区内最大高差小于300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年来,该区域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①土地沙漠化扩大? ②水环境恶化? ③洪涝灾害频发 ④水土流失增加? ⑤地面大幅沉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 小题2:该区域的干流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河道弯曲,冻土广布 B.地势较低,降水量多 C.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 D.山地阳坡,水分蒸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学生具备对图文信息的综合解读能力以及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推理和归纳能力。 小题1:根据经纬度、海拔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属于温带草原带。结合图示信息判断,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包括过垦(毁林毁草),过牧(草场退化),由此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进而河流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和农耕中的化肥农药带来的水污染等。因地处高原,且位于半干旱区,不会导致洪涝灾害。 小题2:该题思路超出常规,用排除法较好。该区域内地势高差较小,因地形原因导致的降水差异不大。河床两侧排水不畅限制树木生长。因纬度较高,冬半年冻土层阻断水分下渗,也制约了树木根系的生长。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2分)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举行。索契被称为俄罗斯的夏日之都,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下图为索契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克拉玛依基本气候情况(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平均气温(℃)
| -15.4
| -11.7
| 0.1
| 13.0
| 20.0
| 25.9
| 27.9
| 26.0
| 19.6
| 9.9
| -1.3
| -11.0
| 平均降水(mm)
| 4.2
| 2.1
| 3.6
| 6.6
| 16.3
| 13.1
| 20.0
| 15.1
| 7.4
| 5.6
| 6.1
| 5.3
| ?
 (1)读图10中甲、乙两地区示意图,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要归纳图中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2分) (2)索契和克拉玛依两城市纬度位置相近,但最冷月的气温差异显著。试比较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2分),气候干旱,降水少(2分);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2分);土壤贫瘠(2分);多内流河和内流湖;?水资源短缺(2分),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2分)。(12分) ⑵索契的冬季气温比克拉玛依高。(2分)克拉玛依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2分),冬季受干冷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温快(2分);索契:冬季北部大高加索山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2分),滨临黑海,黑海的增温作用(2分)。(10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关键在于学生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熟悉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就可以从气候特点,推出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特点。 (2)分析气候差异,主要分析气候影响因素,如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季风等。索契地处黑海、里海沿海附近,距海近,受海水的调节影响,相对偏海洋性,温差小,气温高,而克拉玛依远离海洋,大陆性强,降温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读图,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2: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甲)。
 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乙)。
 材料4: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小题1:图甲中X大陆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 小题3:材料4中A是________为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C是________为世界陆地海拔最高点,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别分析A、C的成因。 小题4:图丙中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小题5: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D处一农村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村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小题1:南极大陆 小题1:大陆架 小题1:死海?珠穆朗玛峰 A处是由于板块张裂、断裂下陷形成的;C处是由于板块碰撞、隆起上升形成的。 小题1:B地全年炎热干燥,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D地受季风影响显著。 小题1: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 主要问题: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合理化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化;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商品率;提高机械化水平。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七大洲的海拔和面积分析X大陆为南极大陆。 小题1:本题考查海底地形的图中,其中大陆架部分海水浅,坡度平缓。所以E为大陆架。 小题1:从经纬度和地形坡面图看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是死海海平面,世界陆地海拔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从板块构造学看死海是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板块挤压运动形成的。 小题1: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气候类型和成因。B处是热带沙漠气候,D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1:从经纬度位置看该地是长江流域,属于季风水田农业,该地人口密集,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1~2题。 1、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等63种产品被列入了鼓励向外转移的目录,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 [? ] A、技术含量较高 B、污染较为严重 C、劳动力需求较大 D、能源消耗较多 2、上题所述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是 [? ] A、减轻工业污染 B、加剧环境问题 C、增加生产成本 D、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