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地形差异导致地表储水差异较大 B.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C.人口数量差异导致用水差异较大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 ] A.可以改变大范围的气候状况 B.可以缓解受水区的生态缺水,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C.可以减少地表水的使用,防止地面沉降 D.使水源调出区气候恶化,大陆性增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青海省与山东省相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第三产业的比重小,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我国27.9N、115.7E,发生了里氏5.7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均有震感,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A错误;结合经纬度位置,此次地震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故震级并不高,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B正确。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震源较浅,C错误;结合经纬度位置,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大陆内部,D错误。
小题2:根据27.9°N、115.7°E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鄱阳湖平原,近几年来,该地区已经实施退田还湖,故A错误;根据该地与北京的经纬度位置的差异,距离约12*111KM,故B正确。该地区的土壤为红壤,土质粘重,C错误;鄱阳湖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震震级、影响地震危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地震的形成原因等内容,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宜宾、湖口
B.长江全长6300米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C.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D.湖南的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有长江“地上河”之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的宜昌与江西的湖口,长江全长6300千米,湖南的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有长江“九曲回肠”之称,因此A、B、D错误。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正确。因此选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