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说明甲所在经线和B点所在经线是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180°(日界线),另一条是子夜线(地方时为0时或者24时的经线)。A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其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者18时,根据B与甲所在经线的经度差为45°,A点所在经线时间不可能为6时,所以图中晨昏线为昏线,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甲所在经线为180°,B所在经线为子夜线。B点经度为135°W,从而可以计算地方时为12时(即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的经度为45°E。B点为晨昏线与70°S的切点,且其地方时为0时,70°S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根据切点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与这一规律,可得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0°S。
【小题2】根据上题分析,甲地正处日落时刻,且其地方时为21时,根据日落时间可以计算该日甲地昼长为18小时。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该图为南半球某日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 在图的外围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分)
(2)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3) 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南、北)移动,地球上的极夜范围将 (增大、缩小)。(4分)
(4) 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4分)
(5) 此时,全球以 和 两条经线为界,分成两个日期, 其中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 分之 。(6分)
参考答案:(1)箭头为顺时针,画图略 (2)90°E,23°26′S (3)北 缩小
(4)12 22 14 (5)90°W,180° 四 三
本题解析:(1)南半球地球自转呈顺时针。(2)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S;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利用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判断为90°E。(3)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由极圈逐渐缩小。(4)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故日期为12月22日,图示90°E为12时,故计算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90°E早2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14时。(5)全球分界两个日期的界线为180°经线和0时,利用90°E为12时,可计算0时为90°W。此时北京与东十二区位于同一日期,从90°W向东到180°,故占全球的3/4。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自转方向、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中OP、OQ分别表示某地二至日的正午树影长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的纬度位置为( )
A.0°
B.11°S
C.20°N
D.67°S
【小题2】该地树影最长的日期( )
A.当地昼短夜长
B.南欧正值雨季
C.华北落叶纷飞
D.北极极光绚丽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影长判断,影长OQ大于OP,影子朝向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所以太阳在北面时,影子OQ朝南,影子长说明两地的纬度差较大,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的低纬度,B对。C、D错。OQ、OP不相等,所以不在赤道上,A错。
【小题2】对某地来说当地冬季时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所以影子最长时,也就是当地的冬季时,所以当地昼短夜长,A对。结合前面分析,当地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南欧是地中海气候,炎热干燥,B错。华北夏季草木茂盛,C错。极光是在极夜时更绚丽,现在北极是极昼现象 ,D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影长的影响因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昏线,则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
A.6时
B.15时20分
C.3时20分
D.12时
【小题2】若从A点沿经线向B方向发射一颗射程为4000千米的导弹,则关于导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导弹将落在北半球、西半球
B.导弹落点所在地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C.导弹落在低纬度地区
D.导弹落在B点的东南方向、A点的东北方向
【小题3】若图中AB、BC的图上距离相等,则:( )
A.AB、BC的实地距离相等
B.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刚好能回到A点
C.A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BC的两倍
D.B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6660千米
【小题4】关于B、C两点,说法错误的是( )
A.昼夜长短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D.地方时相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昏线,则A点为18点,即20?W为18点,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根据二者的经度差140 ?,和“东加西减”原则,可以求出北京时间。
【小题2】若从A点沿经线向B方向发射一颗射程为4000千米的导弹,导弹会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由于射程不足以越过北纬40纬线,所以,导弹落在B点的东南方向、A点的东北方向。
【小题3】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但经线长度相等。由此,设40?E与赤道的交点为D,则AB=AD,而BC=1/2AD.因此,若图中AB、BC的图上距离相等,A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BC。
【小题4】同一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相同。同一经度,只有地方时相同,因此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上A~G七个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点。
(2)图上A~G七个点中,角速度与其他点不同的是________点,E点的角速度约是________。
(3)与E点角速度、线速度都相等的点是________。在地球运动中,从F点运动到B点需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钟。
参考答案:
(1)A. C
(2)C. 15°/h
(3)G 6 40
本题解析:
(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A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C在北极点,线速度为0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为0.其他均为15°/h
(3)相同纬度的点线速度相同,G点与E点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F为20°E,B为120°E,相隔100°,相隔15°相差一小时,1度四分钟,需6小时40分
考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