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A处可能是飓风侵袭,带来狂风暴雨 B.B所在的区域国土整治重点是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C处当天昼长夜短 D.D处海域有世界最大的暖流流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若阴影部分表示西半球,则C点所在经线为160°E,D点所在经线为20°W,据此可推知A的经度为70°E,B的经度为110°W。A点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20分钟;安第斯山脉在南半球;C点位于赤道上而非太平洋北部海域。
【小题2】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图中所示两个日期各占一半,即0°经线为0时。C点在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排除C;若C所在经线为0°经线,则D所在经线为180°,那么A点为(90°E,30°N),应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排除A 选项;B点为(90°W,60°N)应在加拿大北部,排除B选项;世界上最大暖流为墨西哥湾暖流,D在太平洋上,故排除D选项。若C所在经线为180°,则D所在经线为0°,那么A处为(90°W,30°N),在墨西哥湾沿海,8月份正是该地飓风频发的季节,故选A选项。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及洋流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A.a、c、b、d
B.a、b、c、d
C.d、c、b、a
D.c、d、a、b
【小题3】当c地昼最长时(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夏至日昼长达最大值;d地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昼长都为24小时,即发生极昼,故该地为北极点,位于北半球。正确答案选D。
【小题2】a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b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c地,即纬度较c地低,自转线速度较c地快;d地为北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正确答案选B。
【小题3】c地昼最长出现在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海该日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该日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为背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昼长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桂林某人在当地静止不动,从第一天见到太阳在正南天空到第二天在正南天空的时间间隔是
A.23小时56分4秒
B.大于24小时
C.一个太阳日
D.一个恒星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同一地点,两次观察到太阳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
考点:太阳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源源不断地以无线电波形式向四周辐射能量
B.太阳的质量是不断耗损的
C.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到达地球
D.太阳辐射能量大而集中,易利用来发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A错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损坏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B项正确。太阳辐射能量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能到达地球,C错误;太阳辐射能量分散,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虚线表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由图可知,A处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B处位于南半球,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C跨越赤道,根据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推知C正确。D处于赤道上,物体运动不发生偏转。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熟练掌握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点即可。受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