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与长江航道相交的港口分别是
[? ]
A.南京、武汉
B.枝城、武汉
C.武汉、九江
D.九江、南京
2.“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3.“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 ]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参考答案:1.C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某年1月1日无霜区分布图(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一种大气现象)。?
材料二
下表为上图中甲区域经济结构统计表。?
材料三
贵州、四川、云南是我国最大的新娘迁出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三省合计迁出56.7万人,主要是条件艰苦的石灰岩地区的新娘迁出,形成了我国西南部壮观的“喀斯特新娘”输出区。这些新娘的主要目的地是江苏、浙江、安徽、山东诸省的农村。
(1)分析甲、乙两区域没有出现霜情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云南成为“喀斯特新娘”迁出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说明乙所在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二指出甲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区域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北部)山地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使盆地内部一月温暖,无霜降;乙区域位于滇南谷地,纬度较低,且有北部高原对冷空气的阻挡、一月气温高,无霜。
(2)与江苏、浙江等省相比,云南地处内陆;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小:交通不便;地表水缺乏;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经济比较落后,农村生活贫困。
(3)地理位置: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四季如春);地处我国西南部,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干湿季分明。地形因素:东部为高原地形,气温日较差大;西北(西)部地势高差大,气候(气温和降水)垂直变化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4)特点: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农业结构中种植业占优势。影响:使酸雨危害加重;加剧水土流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7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河流、海洋和交通四个方面,分析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京沪高铁四个大型工程中,可以让上海市的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有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地形平坦(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水陆交通发达(计4分)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京沪高铁(3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地形平坦,位于长江入海口 ,东临东海,水陆交通发达。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京沪高铁可以改善上海市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而南水北调主要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据此回答题。
小题1: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