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22 06:08:42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据此回答题。 小题1: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 小题2: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 C.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 D.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包括: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地域面积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故选C项。 小题2: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将加大城市交通的压力,A错误;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将使人口密度上升,市中心环境质量进一步下降,B错误;严禁工业的发展明显不合理,C错误。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和工业向卫星城转移是缓解大城市中心区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D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主要标志,调用课本相关内容,结合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分析,注意解决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小题1:与北京相比,南京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各地农业减产。 小题3: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小题4:向斜成为山岭是因为槽部受挤压,物质堆积形成的。 小题5: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小题6:工业联系必然引起工厂近距离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区。 小题7:相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不同。 小题8: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会改变劳动力分布的空间格局。 小题9:可以利用GIS和GPS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实施监测。 小题10: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B 小题7:A 小题8:A 小题9:A 小题10:B
本题解析: 小题1:与北京相比,南京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更大,但两地自转角速度相等。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各地农业减产,不对。会使部分地区干旱更加严重,导致农作物减产,但也会改变我国高纬度地区的热量条件。 小题3: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正确。固体冰川虽然量大,但并没有被人类广泛利用。 小题4:向斜成为山岭是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山岭。 小题5: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正确。 小题6:工业联系必然引起工厂近距离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图解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小题7:相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不同。正确。 小题8: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会改变劳动力分布的空间格局。正确。 小题9:本题考查3S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GIS和GPS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实施监测。正确。 小题10: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组题目难度较小,属于对常规知识点的考查,学生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的地理规律就不会判断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 “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2.为避免土地进一步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B.我国华北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D.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 E.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F.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G.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H.大力植树造林,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 1.从图中成因来看,该区域风蚀作用较强,说明该地区降水较少,风力作用强,据此判定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 2.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这与过牧、过樵、过垦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可以从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保护植被开始做起。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题。1.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2.对1950年与l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E.计算湖泊蓄水量 F.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G.了解围湖造田情况 H.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叠加洪水淹没地区和人口分布图层,可以推测洪水对人口的影响,推测出各地受灾情况。 2.叠加不同时期的湖泊面积图层,其主要目的是了解近年湖泊面积的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题干的信息综合分析,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原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读“2000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发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12-13题。
 小题1:⑤地区为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西南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