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人口增长模式不变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人口增长加快 D.劳动力日益短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11分) 参考答案:(1)A ? B ?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特征。(1)利用发达国家城市化特征:起步早,水平高;判断为A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征: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故判断为B线。(2)城市化水平应反映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从经济的发展解释。(3)逆城市化,原因:一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市中心地价高,环境污染严重,而郊区环境优美;二是乡村、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4)考查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从环境质量、住房、交通、就业、社会治安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为“某国二战后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就在增加。所以一直到2010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变负,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大致出现在2010年。选择C项。
小题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模式。人口问题是老龄化严重。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题。
小题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小题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小题3: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所给的材料来看,“外出务工、经商的民工潮数量比2000年有所增加,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这说明我国的人口空间分布更加分布不均,不能说明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而是其机械增长率在增加,这不是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在减少,而是说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故选A
小题2:?我国近些年的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经商,经济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和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故选C
小题3:这种大量的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不可能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因为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科技和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口的流动、迁移无关。“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这与人口的老龄化有关。故选B
点评:本组题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我国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及其产生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状况,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2008年末人口统计资料(单位:万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
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
D.经济增长快,城市化水平高
小题2: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教育、医疗、就业压力过大
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
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
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给出的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总人口数不难求出我国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结合所学我国人口相关知识,可确定我国现阶段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的人口较多,老龄人口增加快,城市化水平还较低。
综合以上分析,选项C正确。
小题2: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的人口多,再加上老龄人口增加快,是我国教育、医疗、就业压力大,A正确;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快,B错;新增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C错;我国人口虽然已超过最适宜人口数,但距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最大人口是还有一定距离,并没有趋近与环境承载的极限,D错。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等值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