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从地质构造来看,东非大裂谷带是
A.地垒
B.地堑
C.流水侵蚀地区
D.岩浆活跃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东非大裂谷带是断层中相对下降的构造,也就是地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问题。
1.该岛中甲、乙两地都是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1月降水量最大
B.4月雨季来临
C.7月气温最低
D.10月低压控制
E.地处背风地带
F.海拔较高
G.受沿岸寒流影响
H.距海较远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甲地区终年高温,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而乙图终年高温多雨,故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但两地的最低月温都出现在7月,判断位于南半球。
2.结合上题分析,判断该岛屿位于南纬20°附近,故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影响,而乙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丰富,而甲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
点评:本题以读图分析为背景,考查气候类型分析和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适应高考和会考要求,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解题应从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区域定位入手,分析影响气候差异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C、红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D、大西洋是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锋面示意图,回答各题
1.从发生时间看,锋面乙、丙出现季节分别为2.形成受地形影响显著的锋面是3.与我国华北和西北冬、春季节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形成有关的锋面活动
A.春末夏初和冬季
B.夏末秋初和春季
C.冬末春初和夏季
D.秋末冬初和秋季
E.甲锋面
F.乙锋面
G.丙锋面
H.都不是
I.甲锋面活动
G.乙锋面活动
丙锋面活动
都不是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1.从图中的锋面符号判断乙和丙为准静止锋,乙准静止锋形成了长江流域的梅雨,为春末夏初,丙为昆明准静止锋,出现的季节为冬季。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受云贵高原地形的阻挡,锋面移动受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甲为冷锋。我国华北和西北冬、春季节扬沙或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因为冷锋天气形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的哪些过程有关2.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
④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ab
B.ac
C.bd
D.bc
E.①②
F.③④
G.②④
H.①③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b为太阳辐射,a为地面辐射,d为大气逆辐射,c为大气辐射。与“温室效应”有关的是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2.全球升温带来: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作物产量,长期内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因此选C。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及全球升温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