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某天文爱好者在某市旅游时,在A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是36°34′,在B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6°36',在游览完B山后,在山顶观测到太阳正好在正南方向时,他从收音机里收听到“BBC”播报国际标准时间为7月20日4点整。那么经过A山的经纬线的度数是?。A 山东侧陡崖的相对高度?
(2)图示地区这天的昼夜长短情况为?,若A、B间的水平距离为5厘米,该市规划在D地建设一新的居民小区,但有些居民认为地处在A山顶的阴影区,日照不足,有碍身体健康,因而提出反对。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原因是 。
(3)图中①②③④为四条假设河流,最不可能的是?。
(4)最适合建水库的库区是(填写字母)?
(5)D、H、G、F四地,最适合建海港的是?,适宜建盐场的是?。
参考答案:(1)36°34’N? 120°E? [100,300)
(2)昼长夜短?不正确?山的阴影不会遮盖居民区(阴影最长为1040米,而居民区与山顶的距离为1850米)?(3)②(1分)? (4)?E?(5)F? H?(2分)
本题解析:(1)北极星的高度即当地的纬度;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反映当地为正午12时,而此时0时区的区时为20日4时,则当地地方时较0°经线的地方时早8个小时,故计算得当地经度为120°E;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2)此时为7月20日,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应出现昼长夜短。图示A山脉的海拔高度在500—600米,冬至日时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则阴影最长,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而计算出A山脉的阴影的最大值,结合AB两地的纬度差可估算AD两地的距离,比较即可判断是否合理。(3)河流应分布于山谷中,等高线应为“凸高为低”,而图示②处等高线“凸低为高”,故判断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4)水库应建于峡谷地带,工程量较小,且上游为盆地,蓄水量较大,故图示的E处最符合。(5)海港应从水深和港湾等条件考虑,图示F处等深线较密,表示水较深,且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晒盐主要考虑天气状况和地形,H处位于山地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晴天多,且沿海地形平坦,利于晒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地球运动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北极星高度与当地纬度之间的关系;②能根据地方时的差异判断当地的经度;③掌握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④掌握物影长度的计算方法;⑤掌握河流分布与等高线分布之间的关系;⑥掌握水库选址的一般地形条件;⑦掌握影响海港和晒盐条件的一般条件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图中数值a<b<c,则

[? ]
A、①处吹偏南风
B、②处易出现锋面
C、③处易形成伏旱天气
D、该地区天气晴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丙段公路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方向。
(2)甲、乙、丙三地中,能目测图中海拔在400米以上公路车流状况范围最远的是________。
(3)图^91考试网路规划方案中,公路呈“之”字形分布,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乙地公路南北两侧的山坡地植物生长状况有何差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南一东北
(2)乙
(3)减缓公路坡度,降低修路难度。
(4)公路北侧植物生长较南侧好,且植物类型比公路南侧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1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2分)
(2)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
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参考答案:
(1)流水沉积 三角洲(平原)
(2)沙丘 干旱、半干旱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3)丘陵 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 向斜 中心岩层较新,两侧岩层较老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
本题解析:
(1) A图表示的是河口三角洲,是由流水沉积而成,属于堆积地貌。
(2) B图地貌从形态看一坡缓,一坡陡呈新月形,是沙丘。是由风力堆积而成,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果破坏植被,就可能导致沙丘活化沙漠扩张,这是由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引起的。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恢复和保护植被,比如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3)要区分清楚地形类型和地质构造,地形是地表形态特征,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图中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属丘陵。从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看,中心岩层较新,两侧岩层较老,地质构造属向斜。从地形的形成来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向斜成岭。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3~5题。

3.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西北? B.东南? C.正北? D.正南
4.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5.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为?
A.60米? B.50米? C.40米? D.70米
参考答案:3.C? 4.D? 5.A
本题解析:3.根据图中河流可以判断B地势高,A地势低,再根据指向标判断向北方。
4.乙处为山谷,且有河流,能够形成瀑布。瀑布最佳观赏位置是在适当距离仰视,所以丁是最佳位置。
5.瀑布的地方有两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20米,所以瀑布最高落差不会等于20米的3倍,即60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