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①竿影长OP′一直指向正南; ②竿影长OP′为一日日影最短; ③竿影长OP′一直指向正北; ④正午太阳高度α为一日中最大。 ①②③④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示意北半球低纬度某地某日(晴天)建筑东、南、西、北各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读图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四条线为正值时表示的一定是白天,4条线结合在一起,就是该地的白天,白天的中间时刻即北京时间13点为该日正午12点,可算出该地的经度为105°E。
小题2:该地位于北半球低纬,东南西北墙能照射到太阳光,判断该日太阳一定直射北半球时(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如果直射南半球时(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北墙不能照射到太阳光。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一段时间,太阳照射北墙,北墙为④,正午太阳可能在正南,南墙为③,上午太阳照射东墙,东墙为①,下午太阳照射西墙,西墙为②。
小题3:该日北墙照射时间较长(白昼13小时左右,),且位于低纬,应该离夏至日较近。或排除CD,A太接近3月21日,不可能。故选B项。
点评:本题出题角度新颖,以建筑物的日照变化反映太阳的运动轨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视运动的变化规律;符合高考要求,具有借鉴价值。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上将各小题中正确者涂“A”,错误者涂“B”。
小题1:“北京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小题2: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地方时刻可能不同。
小题3:1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小题4: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小题5: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小题6: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小题7: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小题8:青藏铁路沿线花费巨资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这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人地关系思想。
小题9:区域内部某自然环境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本区域内、外其他环境要素的变化。
小题10: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错误
小题2:错误
小题3:错误
小题4:正确
小题5:正确
小题6:正确
小题7:正确
小题8:错误
小题9:正确
小题10:正确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北京时间的基本概况即可,注意区别“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的差异。
小题2:地方时是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经度不同则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同则地方时相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方时差异的形成原因,并结合地方时与经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
小题3:1月初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快;7月初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慢。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强,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差异分析即可。
小题4: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要素的破坏,如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等。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形成人类活动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小题5: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力区域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而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分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题6:衡量区域城市化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故一地的城市化水平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和动力即可分析,知识性试题。
小题7:一般把区域发展阶段分为传统农业为主的初期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由于各个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根据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人类活动的差异而划分的三大区域发展阶段,并利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即可。
小题8:材料反映了人类活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故反映了因地制宜、天人相关的人地关系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判断人地关系思想即可。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小题9:由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不仅可能导致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进而可能导致周边地区的环境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本表现即可判断。
小题10:可持续发展包括三大系统:即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宏观系统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某山地12月22日正午光照示意图”,遮蔽区即为阳光照射不到的区域。回答题。 
小题1: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南方,则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北纬45°附近
B.南纬30°附近
C.北纬25°附近
D.南纬20°附近
小题2:若对山坡植被过度砍伐,该地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
B.地下水位升高
C.暴雨时坡面水流速度减缓
D.冬季河流径流量一定增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南方且处于遮蔽区可推断出该区域位于南半球,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若该区域位于南纬20°附近的话则甲处为阳坡不符合题意,只能选B。
小题2:该地为山地,坡度陡。若过度破坏植被则会导致地表植被的蓄水能力下降、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寓以“某山地12月22日正午光照示意图”考查,学生需全面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纬度变化规律。
【规律方法】图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a.赤道.b.15°N地区;c.北回归线;d.40°N地区;e.北极圈;f.北圾;g.赤道;h.15°S地区;i.南回归线;j.40°S地区;k.南极圈;I.南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开始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