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珠江三角洲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栽桑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等养鱼,塘泥肥田,构成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蔗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根据上面的材料,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有利的地理条件。
参考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充沛;北回归线从珠江三角洲的北部穿过;桑树和甘蔗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产品在广东人的食物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从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等方面进行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三大自然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东部季风区——多冰川地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冰川地形主要集中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区域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区域。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所以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体现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区域资源。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7分)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征。(4分)
(2)判断甲、丙两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2分)。乙地发展农业
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2分)
(3)A、B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__?_____(1分)。B比A城市规模大,原因是什么(2分)?近年来图中湖泊L面积在逐渐缩小,其变化会对B城附近的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1分)?
原因:
影响: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总结出以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甲)”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乙)”
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___(1分),并阐述理由(2分)。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区荒漠化的演变过程(2分)。
参考答案:
(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西北部为平原(4分)
(2)草地(1分)?林地(1分)?雨热同期(季风气候);地势平坦;灌溉便利;土壤肥沃(2分,答3点以上2分)?
(3)河流交汇(1分)?地形平坦,发展空间广阔;经济腹地大,水运便利(2分)?径流量变化加大(易发生洪涝灾害)(1分)
(4)①不合理(1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2分)?②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