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二)
A.1日9时30分 B.1日19时30分 C.2日19时30分 D.2日9时30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每年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12月2日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④,D正确。
【小题2】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用加法,所求地在已知地西用减法。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西八区位于东八区西侧,应用减法,与东八区相差16个时区,西八区旧金山时间=2日1时30分-16,为1日9时30分,A正确。
【小题3】卫星发射期间,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绕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A错。12月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错。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区间,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C错。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广州昼渐短、夜渐长,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B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昼夜等长
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2】图中表示夏至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南回归线上的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66°34 ′
B.90°
C.46°52 ′
D.43°08′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25题,当太阳直射B点时,表示北半球夏至日,A项我国各地都昼长夜短。错误。B项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的达一年中最大。错误。C项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正确。D项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错误。
【小题1】第26题,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即B点。
【小题1】第27题,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23.5°S和直射点纬度23.5°N的距离),计算得43°。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05°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图中a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内蒙古高原秋高气爽
B.南极附近出现极夜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小题2】图中b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元旦
B.清明
C.建军节
D.国庆节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据图可知:
【小题1】该同学从秋分开始进行观测,到第二年的秋分结束,正好持续了一年时间,a点日出7:00后,所以是秋分日以后,北半球此时进入秋季,内蒙古高原可能出现秋高气爽,A正确;南半球此时是冬半年,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B错;春节一般在2月中上旬,即南半球的夏季,而此时南半球为春季,南非华人不可能欢度春节,C错;澳大利亚冬雪纷飞位于南半球,此时为春季,因此不可能出现冬雪纷飞,D错,所以本题A正确。
【小题2】据图可知:图中b点位于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进入北半球且向北运动,因此此时应该为3月份以后。而元旦在1月份;建军节在8月份;国庆节在10月份,故排除。清明节在4月份,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福建某学校(25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左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题。
【小题1】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a为
A.23°26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以下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有关的是
地热能? B.石油、天然气? C.核能? D.潮汐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石油、天然气是历史时期的植物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经过地质演变转化而来的。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