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A.13° B.14° C.15° D.16°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20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说明该地比国际标准时晚8个小时,该地经度为120°W。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34°,距离直射点为56°,直射点位于23.5°S,该地出现极昼现象,该地位于南极圈以南,所以该地纬度为79.5°S。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该地的地理纬度为79.5°S,距离极点10.5°,两倍距离为21°,所以X的数值为34°-21°=13°。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该地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太阳从正南日出,向东,正北日落。所以M至N时间段,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小题2】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到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读地球的公转轨道图,图中字母C处,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夏至。答案选D。
【小题2】图中的四个位置代表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日,A为冬至日、B为春分日、C为夏至日、D为秋分日。国庆节前后地球公转在D秋分日和A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所给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加,西经度减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能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
B、能为地壳运动提供能量
C、是能量大而集中的能源
D、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2、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
?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 ③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很快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