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该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回答21~22题。

小题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A地形崎岖?B.泥石流?
C.台风?D.寒潮
参考答案:
小题1:AB
小题2:A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判断:甲所在省为陕西省,乙所在省为山西省,丙所在省为湖南省,丁所在省为江西省。陕西和山西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但山西属于中部经济地带,陕西属于西部经济地带;丙丁位于亚热带,同属于中部经济地带;陕西和山西以黄河为界,丙丁不是以河流为界。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小题2: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地形崎岖和泥石流。山西省和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区,地表千沟万壑,地形崎岖,夏季降雨集中容易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东北区可垦耕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在“北大荒”垦荒,这说明( )
A.东北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B.保护生态环境比增收粮食更重要,
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了
D.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和更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过去被称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尚有较多荒地,但这里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之一。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消除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又是重要的动物栖息地,还可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水产、药材等物质资源。湿地资源的破坏会带来水环境污染加重、土壤沙化与盐碱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等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不能靠垦殖湿地、扩大耕地规模来实现,而应发挥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在技术创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公司间的竞争,不仅是技术创新水平的竞争,也是经济管理水平的竞争。以下是某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产品研发及小批量生产阶段;第二阶段,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改进,并开始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阶段;第三阶段,产品生产进入标准化时期,企业在全球寻找最佳布局及大规模营销。
以上观点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三个阶段如图7所示:

(1)在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不同阶段,其生产布局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在Ⅰ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1分)Ⅱ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和市场;Ⅲ阶段,企业会发生产业转移,方向是?。(1分)
(2)图中B代表?国家或地区(发达或发展中),判定的理由是?
?(4分)
(3)产业转移对移入地有哪些影响?(至少答2点,共4分)
参考答案:
(1)知识和人才,(1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分)
(2)发展中(2分)
其产品的生产水平低于消费水平,说明其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2分)
(3)移入地承接产业转移,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移入地与移出地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使移入地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发展适合自身的产业;产业移入可能加剧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产业移入增加本地区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任答2点,每点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有题可知:第一阶段为新产品研发及小批量生产阶段,故在Ⅰ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人才;第二阶段,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改进,并开始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阶段,故Ⅱ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和市场;第三阶段,产品生产进入标准化时期,企业在全球寻找最佳布局及大规模营销,故Ⅲ阶段,企业产业转移的方向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2)题,由B图阴影部分位置可知,图中消费水平高于生产水平,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故图中B代表市场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第(3)题,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点评:本题难易适中,涉及的具体考点有在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不同阶段,其生产布局条的影响因素、国家间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影响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7的判读,这也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调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A.牲畜种类多,畜种优良
B.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
C.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高山牧场
D.位于季风区范围内,降水均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然牧场形成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天然的草原作为饲料,而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高山牧场,所以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天然牧场形成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下图中A、B、C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省会城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A、B、C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交通________,都位于________铁路、________(填名称)高速公路沿线。
(3)A城速冻食品工业发展迅速,产量达到32.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试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区位因素。
(4)根据所示完成下表。

(5)随着经济的发展,A、B、C城市及附近地区产生了严重大气环境问题,尤以C城附近严重。简述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1)郑州 武汉 长沙
(2)便利 京广 京珠
(3)位于华北平原,农业发达,粮食大省,原料丰富;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拥有冷冻保鲜技术和专业人才;京广、陇海铁路交会,交通便利;食品工业基础好;政策扶持;各种食品工业集聚等。
(4)

(5)这种环境问题(灾害)是酸雨。产生的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有色冶炼工业发达也正确)危害:可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而且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畜健康。
防治措施:减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对煤炭中的硫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使用环保清洁能源,开发新型能源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