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26 23:02:24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某海船于2011年11月30?日18时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时间应调整为 A.11月29日18时 B.11月30 日18时 C.11月30日17时 D.12月1日18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向东跨过日界线,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像、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我国目前已经有3个卫星发射基地,分别是酒泉、太原、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正在建设中。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嫦娥二号”发射时,图14中①②③④地点最靠近太阳直射点的是?。(2分) (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高达300℃以上,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小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6分) (3)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气候资料,分析填出对应的基地名称。(4分)
基地名称
|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气候资料
| ?
| 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34℃,年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集中在6-10月份。
| ?
| 年均温17℃,昼夜温差10℃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1013毫米。
| ?
| 1月平均气温-6.8℃,春季回暖迅速,7月平均气温23.5℃,年均降水量461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
| ?
| 年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7.5℃,年均降雨量1799.4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
参考答案:(1)②?(2分) (2)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层,白天有大气的削弱作用,晚上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所以昼夜温差较小。(6分) (3)酒泉?西昌?太原?文昌?(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大气的热力作用及我国的区域环境。(1)2010年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刚进入南半球,故最接近图示②位置。(2)影响地球表面温差较月球小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从地球大气白天的削弱作用和晚上的保温效应分析。(3)结合四地的气候资料分布,温差最大,降水量最少的为酒泉;年均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大的为文昌;冬季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低于800mm的是位于黄土高原的太原;西昌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且地势较高,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问题。
 小题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方位问题。 小题1:如图:6月当地地方时12点到18点之前,北半球除极昼区之外,太阳方位都应该如图所示。题干中给出的时刻是16:00到16:45分,所以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树荫应该朝向东北方向,所以应该选择①区域是最佳的! 小题2:地球运动规律是:一天之内地物的影子在地面转过的角度反映了昼长状况。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小昼长越短;也就是说,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短转过的角度越小。据此,该题就应选昼长最长(即离夏至最近)的 7月1日,C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示意a~b日期内甲地位于乙地的的北京时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 小题2:该时间段内甲地昼长大于乙地的时间约为 A.120天 B.60天 C.45天 D.135天
|
小题3:关于该时间段内甲、乙两地正午物体日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先变短然后变长
B.甲地朝北、乙地朝南
C.甲地朝南、乙地朝北
D.乙地先变长然后变短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圈与南极圈之间,越往南昼越长,该日乙地日出比甲地早,昼长于甲,甲地位于乙地的偏北方向;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甲、乙两地日出的地方时相同,但甲日出的北京时间早与乙地,说明甲地位于乙地的偏东方向,故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选A。
小题2:由于甲地位于乙地北部,故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甲地昼长大于乙地。图示时长为半年180天,3月21日到b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长为45天,选C。
小题3:由图中信息可进一步知,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乙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图示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因此,甲地正午物体日影朝北,先变长然后变短;乙地正午物体日影朝南,先变短然后变长,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图中虚线分别代表回归线和极圈、标注数码的四条线为晨昏线),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能反映郑州地区为冬至日的线可能是
A.①和②线
B.②和③线
C.③和④线
D.①和③线
小题2:假如太阳光是从右侧射向地球,则
A.从9月23日到12月22目,图中的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③
B.②为3月21日的晨线
C.晨昏线由①运动到②时,黄赤交角由23°26′减小到0
D.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④时,南极圈内极昼范围由大变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冬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可能是①和③线。正确答案选D。
小题2:太阳光是从右侧射向地球,从9月23日到12月22目,图中的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③;②为3月21日或9月23日的晨线;晨昏线由①运动到②时,黄赤交角不变;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④时,南极圈内极昼范围由小变大。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