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26 23:04:53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题。
 小题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 小题2: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对流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河流的流量可以判断,该河流有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主要补给是季节性积雪融水;一次是夏汛,主要补给是雨水补给。该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 小题2:我国东北夏季降水是由锋面推移形成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东北的河流补给方式和夏季降水的成因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我国两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 (2)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 (1)长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渭河:地势西高东低。? (2)流速降低,加快泥沙淤积(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
本题解析:第(1)题,河流的流向取决于地形、地势。根据两地区地形、地势可以得出河流流向。?第(2)题,已建成大型水利枢纽的大坝减小了水面的落差,从而使其上游流速降低,加快泥沙淤积,当然也可以使其上游河道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8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1992年,加拿大政府被迫下达了纽芬兰渔场的禁渔令。直到2003年 - 禁渔令实施了11年后,纽芬兰水域还是一片死寂,昔日似乎取之不尽鳕鱼,如今却是踪影难觅。
 材料三:某海域等压线图
 (1)材料一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地形为 。(4分) (2)材料一大坝中的水主要参与 循环(水循环类型),属于 环节,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功能有哪些?(8分) (3)材料二中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是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4分) (4)依据材料三气压状况判断北半球为 季节,丙地吹 风,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6分) (5)曾经纽芬兰岛附近与材料三中丁地附近渔业资源丰富。简述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造成纽芬兰渔场消失的原因是 。(6分)
参考答案: (1)背斜(2分),山谷或谷地(2分) (2)海陆间(2分),地表径流(2分),防洪;发电;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答对两点4分) (3)A地沿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降水少;C地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降水多(4分) (4)冬(2分),东南风(2分),热带季风气候(2分) (5)纽芬兰沿海地区寒暖流交汇,造成饵料及营养物质上泛(2分)丁地沿海位于热带地区,光照热量充足浮游生物富集,饵料充足(2分)过度捕捞(2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看,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2)大坝中的水随河流流入海洋,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属于地表径流。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功能主要有防洪、发电、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 (3)图中A地位于北美洲东海岸,受拉布拉多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影响,气温低降水少,为苔原气候自然植被为极地苔原;C地位于欧洲西海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气温高降水多,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4)从等压线图中可看出,亚欧大陆大陆形成了高压中心,为北半球冬季;丙地位于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风向向左偏,为东南风。乙地位于孟加拉湾,是热带季风气候。 (5)纽芬兰沿海地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丁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地处热带,光照热量充足,饵料丰富。纽芬兰渔场消失的原因是人类过度捕捞。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构造及洋流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时 A.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 B.长江入海口附近盐度较高 C.黄河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 D.我国近海实施“伏季休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南半球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