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伦敦时间为零时区的区时,二者相差八个时区,且伦敦在北京的西边,所以在伦敦的小明收看时间应为11日9时38分,选C。
【小题2】神十发射升空时为6月11日,接近夏至日了。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节气上是春分和夏至之间。据图可知,dabc依次是春夏秋冬,故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图3表示的是“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图4表示的是“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用图中数字表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用 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 。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 。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 。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 、 。
读图3和图4,完成下列问题(用图中字母表示):
(6)请把图3中的A、B、C、D和图4中a、b、c、d的对应关系表示出来。
A--- B--- C--- D---
参考答案:(1)在图中用I 表示。(2)是 I 、 II 。(3)时段是 II 、 III 。
(4)时段是 I 。(5)的时段是 III 、 IV 。
(6)A---d B---c C---b D---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图中a、b两地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天气状况
B.洋流
C.纬度位置
D.地形
【小题2】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 )
A.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B.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
C.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
D.各纬度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丰富
【小题3】甲、乙、丙、丁四国都属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其中( )
A. 甲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B. 乙国属于拉丁美洲
C. 丙国为东半球国家 D. 丁国海域有大渔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影响太阳辐射的最重要因素是天气状况。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b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较少,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所以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A对。洋流、纬度、地形影响较小,B、C、D错。
【小题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析,太阳辐射能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A对。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高,B错。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C错。30度纬线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少,D错。
【小题3】甲国是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A错。乙国是美国,属于北美洲,B错。丙国是墨西哥,为西半球国家,C错。丁国是智利,沿海海域有大渔场,D对。
考点: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不同国家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
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此图表示的是 月 日前后的光照情况。(1分)
(2)此时A点是 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点。(2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4)图中ED线表示晨昏线中的 线。(1分)
(5)B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D点的夜长是 小时。(2分)
参考答案:
(1)6 22
(2)15 B
(3)(45?W,23?26´N)
(4)昏
(5)3 0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地球逆时针旋转标志和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可以判断是北极的俯瞰图,确定是夏至日,即6月22日。
(2)地球被分成八份,每一份代表的时间是24除以8等于3小时。正午太阳的直射点离A点差一格,并且是在直射点的东边,所以时间是12时加3小时等于15时。在夏至日时候,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所以,A、B、C三地中,白昼最长的是纬度最高的点B。
(3)由A点另一端显示180度,确定A点位置是0度,根据上题,A为15点,直射点是12点,直射点在A点的西侧45?处,所以,直射点的经度为45?W;这一天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所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直射点的坐标为(45?W,23?26´N)。
(4)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顺着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图中所示ED线为白天进入黑夜,所以是昏线。
(5)E点为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所以是18点,B点在其东侧45?处,且也在昏线上,所以B与A相差3小时,为21点,昼长为(21—12)*2=18小时,因此日出时间=12—(昼长÷2)=3时。D点在北极圈上,此日出现极昼,夜长为0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