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波士顿 B.孟买 C.新加坡 D.杭州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岩层弯曲判断①③处岩层向下弯曲为背斜,②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是储油构造,向斜为储水构造。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讫点,河口位置等。丁位于河口位置,杭州位于钱塘江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该山的山麓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为亚洲,则一定为温带季风气候,若不是亚洲,有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适宜建水库的位置时乙,丁处水流缓慢;图中湖泊为淡水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下图中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C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流域所属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导致水库泥沙沉积厚度出现年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植被覆盖率
C.人口数量
D.地貌形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示信息可知,该流域多年年降水量平均约1500mm;且其冬季水库泥沙沉积厚度相对数低于夏季,说明该流域冬季降水少于夏季。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A选项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不可能达到1500mm,所以B、C选项错误。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多,且冬季降水少于夏季。
小题2:图示信息反映出水库泥沙沉积厚度相对数与年降水量大致呈正相关关系,即年降水量多的年份,水库泥沙沉积厚度较大。所以,导致水库泥沙沉积厚度出现年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饲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浸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漂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
B.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畜洪
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
【小题2】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北半球,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顺着河流流动方向的右岸(即西侧)更容易被侵蚀,河水较深、流速较快,堤坝的西侧更易发生垮塌;河中的沙洲主要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西侧河岸更容易受到侵蚀,东岸沉积,同时东岸设有灌溉渠口,则东侧河水应该相对较浅;丁处位于河流的右岸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显著,河流含沙量较大,比较浑浊,故选项D正确。
【小题2】由上题已知甲、丁处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显著,河水比较浑浊;乙处河水流速慢,泥沙沉积,河水浅,不适合垂钓;丙处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因此河水相对清澈。而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1分)
(2)乙地质构造是 ,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2分)
(3)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乙、丙、丁三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1分)
(4)在乙、丙、丁三处中,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择在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2分
(5)下列各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② ,③ ,⑤ 。(3分)
参考答案:(满分9分)
(1)向斜(1分)
(2)背斜 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分)
(3)乙 (1分)
(4)乙 丙(2分)
(5)蒸发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3分)
本题解析:
第(1)题,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向斜,因为岩层向下弯曲。
第(2)题,乙地质构造是背斜,顶部缺失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第(3)题,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乙、丙、丁三处中的乙处开采合适。乙为背斜,背斜有油气。
第(4)题,在乙、丙、丁三处中,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择在乙处为好,因为乙处为背斜,背斜不易积水入隧道,也防止施工时有地下水渗透。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岩层上拱,顶层岩石不会崩解,承受的力量较大。其中丙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第(5)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
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环节:
故题文中各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环节为②蒸发,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与应用及水循环对应知识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常规知识点的考查。解答本题需注意:(1)背斜谷的成因。(2)地质构造的应用。(3)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4)水循环的环节与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口分布与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