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B.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的岩石为石灰岩,为沉积岩。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沉积物,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答案选A。
【小题2】图示地貌是经过外力沉积,然后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随着地壳抬升,受到流水侵蚀作用所形成的。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典型地貌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完成问题。1.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2.2代表的地壳物质是3.如果3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E.岩浆岩
F.沉积岩
G.变质岩
H.岩浆
I.上升冷却凝固
G.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参考答案:1. D
2. A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图,三个箭头指向的是1,为岩浆。正确答案选D。
2.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图,一个箭头指向的是2,为岩浆岩。正确答案选A。
3.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图,二个箭头指向的是沉积岩或变质岩。如果3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外力作用。正确答案选B。
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第1-2题。
(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⑤⑥
(2)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1)甲地为峰林,属于石灰岩地区,同类景观多出现在云南和广西地区。
(2)甲地为峰林,乙处为河谷,乙处为外力侵蚀作用最强烈,丙处坡度大易发生滑坡现象,丁处是典型的向斜山。
【91考试网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貌和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某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E两处中,最有可能出现浅滩的是____________处。
(2)河中有淘沙、淘金处,可能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E五处,其中聚落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可能在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D D处位于河流凸岸,易沉积沙、金 (3) C、D、E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农耕,且取用水和交通方便
本题解析:(1)图示D位于河流凸岸,水流较缓慢,故可能出现泥沙淤积而形成浅滩;而E处为河流凹岸,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故河岸较陡。(2)河流中的淘沙、淘金处应位于流水沉积作用较强处,故判断为D处。(3)结合图示,CDE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从地形、水源、土壤和农业生产等条件反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河流凹岸和凸岸的水流速度的差异,判断流水作用的差异,并结合河流、地形等自然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口分布与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