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951年—1990年台湾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表1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对台湾1951年至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A.交通条件改善
B.市场需求变化
C.劳动力素质提高
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E.数字地球
F.地理信息系统
G.全球定位系统
H.遥感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1.根据教材中结论,市场的需求是最终决定农民选择种植农作物的类型和种植面积的大小,所以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变化。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台湾1951年至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是,全球定位系统是获取定位信息,遥感是获取空间图片信息,但不能进行分析处理,数字地球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是几个地区(a、b、c)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2.与b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E.刚果盆地
F.四川盆地
G.大自流盆地
H.墨累—达令盆地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u地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b、c、d选项商品率都很高。故选 A项。
2.b地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大致相当,且商品率很高,应为典型的混合农业生产区,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与b地相似。战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3年新增的商品粮基地主要集中在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地区和东部季风区中的______地区。
(2)A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其主要范围由80年代的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扩大到________。
(3)与C商品粮基地相比,B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西北?北方
(2)现代旱作谷物农业?三江?松嫩?东北平原
(3)纬度低,热量条件好;距海近,降水丰富;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经济发达,相互协作条件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
本题解析:考查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建设。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新疆和冀中南、鲁西北、豫北是2003年新增的商品粮基地。
A位于东北,是我国典型的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区,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东北平原。
C为南疆地区,B为洞庭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具有纬度低,热量条件好;距海近,降水丰富;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经济发达,相互协作条件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等优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该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