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1,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内容的综合分析。
【小题1】经度相同的地方,才地方时相同。故A、B、C在同一纬线的三地,故可能地方时相同。
【小题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小题3】图示B位于四川盆地,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贫乏的地区。
【小题4】12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长越长,故E地昼长最长。
【小题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E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9°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N或21°N,故一年中有四次。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北京某住宅小区顶楼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内获得太阳辐射量统计简图,集热板与楼房平顶的交角为55°,则图中H代表的日期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集热板与楼房平顶的交角为55°,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当太阳光线与集热板垂直的时候,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此时太阳直射南纬5°,根据图中一年内获得太阳辐射的日期变化判断,H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距5°S的回归线,即南回归线,即为冬至日。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B.长江口河道右偏
C.地方时差
D.昼夜更替
【小题3】假如黄赤交角变大,那么( )
A.热带范围变小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
D.五带范围不变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所以选A。
【小题2】由于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并不总在赤道上,而是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BCD都是自转结果。
【小题3】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均变大,温带变小。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周练变式题)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分布图,150S纬线与弧BAC垂直相交于A点,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该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90°W,15°N)
B.B地出现极昼现象
C.C地经度为90°W
D.此时,D地昼长夜短
【小题2】此时,全球日期较新的一天约占全球面积的( )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一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当北京时间2时,正午12点的经线是90°W,图中A点太阳高度是90°,且15°S经过A点,所以直射纬线是15°S,A错。太阳直射在在南半球,B点距A点90°,且在北面,应是北纬75°,出现极夜现象,B错。A是15°S,可以判断出C与A不在同一经线上,是相对的两条经线,90°E,C错。D与A同位于南纬15°纬线上,是夏半年,昼长夜短,D对。
【小题2】北京时间是2时,所以东六区是0时。另一个日期分界线是180°经线,所以位于新一天的时区是东六区的中央经线90°E到180°,只有90°,占全球面积的四分之一,D对。
考点:日照图判读,太阳高度,直射点坐标,日期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等值线图》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