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8分)读泰国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国地形图(图1)。
材料二:泰国约有6300万人口,其人口分布概况见图2。
材料三:曼谷气象资料(图3)。
材料四: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泰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见图4。


(1)泰国地形以 和 为主。(4分)
(2)从流域的开发利用上看,湄南河上游适合发展 ,下游适合发展 。(4分)
(3)分析曼谷最高气温出现在4月的原因 。(4分)
(4)泰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分析清迈成为泰国第二城市的区位因素。(6分)
(5)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泰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原因是 。(4分)目前泰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硬盘制造国,但从材料中可看出其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山地 平原(4分)
(2)水电 航运(4分)
(3)①4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曼谷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4月份曼谷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因此气温高。(4分)
(4)湄南河三角洲(湄南河下游平原)(2分)
①清迈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气温凉爽;
②位于河流沿岸,交通和用水便利;
③地处内陆地区受洪涝、台风等灾害影响小。(任答2点得4分)
(5)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租金低(4分)
①加强自主创新,研发设计新产品;
②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高端加工业与第三产业;
③树立品牌意识;
④加强市场营销,开拓国际市场。(任答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1中的海拔数值及所占泰国领土比重显示泰国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2)泰国湄南河上游(泰国北部)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适合发展水电,而下游地势平坦适合发展航运。
(3)太阳直射点每月大致移动8度,4月份太阳直射点已移至曼谷附近的纬度度,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加上4月份曼谷降水较少,导致曼谷气温4月份全年最高。
(4)泰国人口主要分布在首都所在的湄南河三角洲上,由于泰国地处热带,而清迈海拔较高,夏季比较凉爽,适宜人类居住,加上河流经过,用水方便;地处内陆,气象灾害影响较小。
(5)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建工业生产基地,原因主要是土地租金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要改变泰国在世界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可以建立自主品牌,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和支持创新研究;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最终获得更高地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泰国的地形特征;流域综合开发;泰国的气候;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1963年,图中湖泊面积2.5万平方千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到2007 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材料三 人口、贫穷和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非洲的主要问题。据统计,非洲西部育龄妇女平均生育人数5. 8人,人均年收入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合理的开发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
(1)据图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6分)
(2)简要分析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6 分)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12分)
参考答案:
(1)由南向北递减(2分);西南部降水最多,变化最大(2分);南部降水变率大,北部变率小(2分)
(2)①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2分);②上游河段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2分);③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淤塞严重(2分)
(3)①甲地降水多,热量丰沛(2分),地势平坦,水源充足,(2分)有利于水稻种植业或种植园农业的发展(2分)
②乙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2分),以草原和荒漠为主(2分),但光、热充足,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或旱作农业。(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变化分析,图示区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西南部降水最多,变化最大。整体上看,南部降水变率大,北部变率小。
(2)根据材料二,从自然因素分析,近些年气候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水位下降。从人为因素分析,上游河段农业发展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淤塞严重。最终导致面积缩小。
(3)根据经纬度,结合图中年降水量数值分析,甲地降水多,热量丰沛,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业或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乙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降水少,光、热充足,灌溉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或旱作农业。
考点:区域降水量分布特征,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________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
? 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
? 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地域
? 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
? 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
参考答案:(1)整体
(2)西风带;画风向略(西南风)
(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4)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从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到内陆;水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若此图为等高线图,a海拔为300米,b海拔为200米,则P、Q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58米
B.99米
C.505米
D.26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