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的隆起对印度洋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
? ?
参考答案:(1)远离海洋;青藏高原
(2)原因:①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②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③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④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加强管理,加强执法力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1~4题。

1、图中B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2、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
①形成沟壑影响工矿和交通?②土壤贫瘠,农业低产 ③频发沙尘暴等气象灾害④土壤盐碱化严重? ⑤水库淤积降低蓄洪能力
[?]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⑤
3、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千沟万壑了
B.人为原因是形成本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黄土土质疏松,是形成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在对气候地形的改造
4、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措施是
①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恢复扩大植被?②大力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 ③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④沟口筑高坝,确保水土不出黄土高原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1、B
2、A
3、B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注意“生态功能”,故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属于经济效益;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不是森林的生态功能。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1)--(2)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1)C?(2)A
本题解析: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主要是由于该地区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人类滥砍滥伐森林使山坡缺少植被保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所对我国东北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30年来该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体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图1示意研究区域,图2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图1?图2
(1)据图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推测30年前该地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8分)
(3)针对该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改观?(8分)
参考答案:
(1)农田面积扩大,建设用地增加,湿地面积缩小。(3分)城市发展规模与农田规模的扩大(3分)
(2)由于湿地面积大,有长期或季节性积水,(4分)地表增温缓慢,近地表空气湿度较大,因此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4分)
(3)控制湿地开垦规模,对不适合开垦地带退耕还湿;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4分)
湿地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增强;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会减少。(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有湿地、农田和建设用地三类,依据柱高和建设用地变化曲线来叙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进而很容易推出变化原因。
(2)可以从30年前湿地面积较大,对局地气候冷湿影响较大,另外30年前全球气候变暖不明显,叙述合理即可。
(3)可以从退耕还湿,加大科技,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方面入手;生态环境的改观可以从湿地对环境的作用考虑,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消除污染等。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湿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