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①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②缓解能源紧张矛盾 ③解决地区人地矛盾 ④降低航空运输成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甲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R河位于南美洲,从左边的气候图可以看出,汛期在南半球的夏季,图中降水量在2~3月达到最大,所以河流干流的水量最大。
小题2:水能资源要从河流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去分析,从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地河流水量大;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该地河流落差大,所以有利于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
小题3:河流的梯级开发,可以减少旱涝灾害的威胁和改善枯水期水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
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气温随经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
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处内陆,受季风影响微弱,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是由于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造成东西差异,所以说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新疆和田地区的有关材料和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如果图中的三道防线遭到人为破坏,则绿洲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1分)
(2)和田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____的季节变化而变化。(2分)
(3)绿洲地区发展农业除水源外,其它优势气候条件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道防线中,林带主要发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分)
(4)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字母填入“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的关联图中。(每个空格内限填一项,有的选项可不选用)(3分)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绿洲沼泽化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参考答案:
(1)土地荒漠化(1分)
(2)高山冰雪融水补给(1分) 气温(1分)
(3)日照强(1分)?昼夜温差大(1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1分)?
(4)(每空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1)干旱地区,若植被破坏,则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扩张;
(2)位于新疆干旱地区,降水少,故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冰川融水;流量受气温影响。(3)当地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少,气候干旱,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绿洲地区防护林的主要作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注意自然环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渭河流域区域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渭河谷地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3分)
(2)试分析说明渭河含沙量大的原因。(4分)
(3)描述图示地区的城市分布特征。(3分)
参考答案:
(1)断层(地堑)(1分)
先是地壳运动,形成地堑,(1分)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1分)
(2)渭河流域范围内大部分为深厚的黄土覆盖,质地疏松,易被侵蚀;(2分)
上游以及北岸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2分)
长期滥垦乱伐,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分)(任答两点4分)
(3)北部高原,南部山地,城市数量少,(1分)中部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城市数量多;(1分)城市多沿河流分布,干流及河流交汇处更密集。(1分)
本题解析:
(1)地质构造类型主要是褶皱和断层;渭河平原是地壳断裂下陷及河流的沉积作用而成,所以渭河谷地地质构造类型是断层。
(2)渭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呈垂直节理发育,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且位于温带季风区,降水集中,径流量大,侵蚀作用明显;且植被稀疏,人类活动如乱砍乱伐、过渡开垦等使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从而致使渭河含沙量较大
(3)分析等高线,北部海拔高度较高,在1000米以上,且原面上等高线稀疏较为平坦,为高原地区,城市分布较少;南面等高线密集,且相对海拔高度较大,为山地,城市分布也较少;城市多沿河流分布,河谷地区和河流两侧城市分布众多,特别是河流交汇处。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