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属于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黄河流域及其主要水文站的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黄河下游是地上河,缺少支流注入,入海口处径流量较小,A错。含沙量自上游较小,到中游最大,下游含沙量逐渐减小,B错。中游含沙量迅速增加,C对。径流量与含沙量变化趋势不一致,D错。
【小题2】黄河从兰州到河口段径流量大幅减少,主要是沿线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C对。读图,沿线有支流汇入,A错。干流开发水电,筑坝拦水,是水位变化小的原因,不会导致径流大幅减少,B错。流经地区降水少,是半干旱、半湿润区,D错。
考点: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差异,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四条不同河流各月平均流量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四条河流中,雨季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①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小题3】可能位于东北地区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降水由南向北推移,纬度越低,雨季的时间越早,雨季越长,河流汛期越长,结合图示C正确。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河总体径流量小,7-8月流量最大,冬季断流现象。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河流流量大,河流的补给是冰雪融水,故选A项。
【小题3】东北河流有两次汛期,3-4月的春汛,此时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河流;7-8月的夏汛,此时降水量丰富;结合图示②符合,故选B项。
考点:根据河流流量变化判断地理位置;河流补给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图,完成下题:
(1)类型:A为 循环,B为 循环,C为 循环。
(2)主要环节
D为 ,E为 ,F为 ,G为 ,H为 ,I为 , J为 。
参考答案:(10分)
(1)陆地内 海陆间 海上内(3分)
(2)蒸发 降水 大气水分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7分)
本题解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如下表所示:
水循环类型
发生领域
水循环环节
作用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之间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等
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海洋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之间
蒸发、凝结降水等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第(1)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根据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可以判断:A为陆地内循环,B为海陆间循环,C为海上内循环。
第(2)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所示:D为蒸发,E为降水,F为大气水分输送,G为地表径流,H为下渗,I为地下径流, J为植物蒸腾。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还可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掌握三种水循环的发生领域、环节,本题即可作答。图解水循环的环节: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域文化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