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2019-12-26 23:41:5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该图为“大棚农业”示意图,其顶棚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太阳辐射 B.增强地面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强大气辐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其顶棚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大气逆辐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0°C/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下列(1)——(3)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 ? A、8时——16时30分 ? B、17时——23时 ? C、16时30分——7时 ? D、23时——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 ? A、500米 ? B、100米 ? C、350米 ? D、150米 (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 [? ] ?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参考答案:(1)C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② B.① C.③ D.④
| | 小题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A.① B.② C.④ D.⑤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首先判断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表示的是太阳辐射,③表示的是地面辐射作用与大气,④表示的是大气逆辐射,⑤表示的是射向宇宙空间的那一部分大气辐射。 小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所以其原因主要是与图中的①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B项正确。 小题2: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主要是地面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多阴雨天气,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较强,起到保温作用,气温较高;而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所以气温较低;所以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的多,主要是因为四川盆地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也就是与图中的④因素数值大有关,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的哪些过程有关 A.ab B.ac C.bd D.bc
|
小题2: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
④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b为太阳辐射,a为地面辐射,d为大气逆辐射,c为大气辐射。与“温室效应”有关的是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小题2:全球升温带来: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作物产量,长期内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因此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
A.大气辐射
B.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
D.地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