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左图中可以看出,陆表曲线起伏与海表曲线起伏相比,有些年份不一致,但大多年份是一致的,而且大多时候陆表起伏曲线比海表变化大,也就是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故A正确;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从右图中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分布情况可知海陆热力差指数有的年份大,有的年份小,有的年份为正值,有的年份为负值,季风强度度也随之变化,故B错误;1999年海陆热力差指数为负值(右图),也就是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低,故C错;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距平(左图)有的年份为正有的年份为负,也就是温度有升有降,D错。故选A。
【小题2】夏季风偏强的年份,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北方雨季偏长,我国北涝南旱,反之,北旱南涝。读右图可知,1966年海陆热力差指数最大,是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所以北涝南旱。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最小(负值),是弱指数年夏季风偏弱北旱南涝。故选C。
考点:海陆热力差指数与季风强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目,根据图表分析问题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内容,理解季风与海陆热力差指数的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 )
A.A
B.B
C.C
D.D
【小题2】图中箭头C代表的含义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A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射向大气,故判断为地面辐射;C由大气射向地面,判断为大气逆辐射。而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小题2】图示C为大气射向地面,故判断为大气逆辐射。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为基础性试题,难度较低,解题关键是从图示分析入手,能判断图示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图瓦卢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判断19~20题。
19.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图瓦卢3~5月吹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 2001年11月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为避免第二个图瓦卢的出现,发达国家应该(? )
A.绿色消费? 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
参考答案:19.B? 20.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瓦卢的地理位置,该地区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3~5月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影响该地区的应为东南信风带;(2)由于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发达国家工业发达,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负有更大的责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若此图是冬季风环流侧视图,影响我国的西北风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此图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侧视图,则A处表示的气压带和③处表示的风带分别为( )
A.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
C.极地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季风环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若此图是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东亚的西北风应是③,故选C。
【小题2】中纬度环流位于30度——60度之间。A处(30度)附近气流下沉,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处(60度)附近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水平方向由A流向B,所以③处为西风带。故选D。
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宇宙中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