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①终年温和多雨 ②适宜生产柑橘、葡萄 ③植被具有耐旱特征 ④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火山灰厚度等值线的变化,可以判断在东北方向上等值线延伸,说明风吹向东北方向。根据经纬度,图示区位于地中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B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该岛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①错。适宜生产柑橘、葡萄,②对。植被具有耐旱特征,③对。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④错。D对。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 (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据此回12-13题
小题1:图中4种气候类型在中国有分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图中4种气候类型的代表性城市依次是(? )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罗马、纽约、北京、上海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根据四图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判断,①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②最低月温在0°以上,降水分布均匀,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④最低月温在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1:该四种气候,只有①温带季风气候和④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有分布。
小题1: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罗马为地中海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
A.①夏威夷高压
B.②为阿留申低压
C.③为亚速尔高压
D.④为亚洲高压
【小题2】若图中①低气压中心位于北纬300与东经700交点附近,则( )
A.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纬度白天比黑夜长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开罗正遇上干燥炎热季节
D.北京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
【小题3】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
A.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B.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形成
C.1月,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D.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则此时海洋是低压中心,太平洋是②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是冰岛低压。
【小题2】若图中①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与东经70°交点附近,①为印度低压,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开罗正遇上干燥炎热季节。
【小题3】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考点:该题考查高低压中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面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每问2分,共20分)?
(1)古诗有云“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对应图中字母?,其形成原因是?。下列城市中能受到“春风”影响的是(?)(6分)
A.拉萨
B.西宁
C.哈密
D.哈尔滨
(2)“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句中的“西风”是指? ?,其形成对应的气压场的名称是? ?。(4分)
(3)图中字母H、I分别是指?、?;图中气压场中属于高气压的有 。(填字母)(6分)
(4)在图中补绘出七月澳大利亚北部风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G?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2)冬季风(西北风)?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西南季风?东南信风?A和E
(4)绘图略(东南风)?七月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海面的温度,在大陆上形成高压,吹向赤道低压。(东南信风北移)
本题解析:
(1)春风指夏季风,所以对应图中7月份的G;其成因是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陆地上的气温高压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所以陆地形成低压,而海洋上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根据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可知,哈尔滨能受到影响,而拉萨地势高,有山脉的阻挡,西宁和哈密距海远,且受山地阻挡,都不能受夏季风的影响。
(2)“西风”描述是寒冷的意思,因此西风指冬季风;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形成势力强大的亚洲高压。
(3)7月受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H处形成西南季风,属I于东南信风带;A处1月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亚洲高压;E处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形成陆地形成高压。
(4)一方面七月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海面的温度,在大陆上形成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另一方面七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2012年11月20日10时(北京时间)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地均为偏西风
B.甲地风速大于乙地
C.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多阴雨天气
D.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天气炎热干燥
小题2: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照多年统计资料发现,甲地降水量多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量却集中在夏季。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地形 ②盛行风 ③纬度 ④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日本东部海域有一低压存在。甲、乙两地均位于低压中心西侧,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甲、乙两地均盛行偏西风;甲地等压线不如乙地稠密,故乙地风速大于甲地;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冷锋后侧,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干燥。
小题2:甲地位于日本海沿岸,乙地位于太平洋沿岸,两地降水量存在季节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季节盛行风产生的地形雨不同。冬季,甲地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乙地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夏季,甲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乙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