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两区域图

材料二?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1)从温度带位置、所处的大洋及大洲方位,概述图乙岛屿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分析甲半岛与乙岛共同的地形特征(4分)。
(3)简析甲半岛1月等温线向南弯曲的原因。(4分)
(4)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4分)地处热带;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非洲东南部。(每点2分,答2点满分)
(2)(4分)山地面积大;地势东高西低。(每点2分,答2点满分)
(3)(4分)半岛中部为山地地形,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1月陆地气温较同纬度海洋低。(每点2分,答2点满分)
(4)(6分)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乙国水热条件好;农业较落后,土地租金低;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每点2分,答3点满分)
本题解析:
(1)从纬度位置分析,该岛位于热带地区;从大洋位置分析,它位于印度洋的西南部,从大洲位置分析,它位于非洲的东南部。
(2)联系图中气温和河流的流向分布,从地形分析,两岛都以山地为主;从地势起伏分析,地势东高西低。
(3)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与同纬度相比,气温低,原因一是半岛中部地势高,所以气温低;二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1月陆地上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
(4)从粮食生产条件和粮食需求去分析。甲国为韩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土地面积少,粮食供应少;经济发达,有资金和技术优势;而乙国人少地多,土地租金低;降水多,热量充足;农业生产落后,缺少资金和技术;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两区域图

材料二 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1)据图分析,一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m地和南部n地的温差为多少度。(2分)
(2)分析甲半岛与乙岛共同的地形特征。(4分)
(3)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 (8分)
参考答案:
(1)20℃(2分)
(2)地势东高西低(2分),山区面积大(2分)
(3)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2分)甲国有资金技术优势;(2分)乙国水热条件好,农业较落后,土地租金低;(2分)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左图可知,图中等温线为4℃,因为m地地势高,故气温应该为-20℃,n地为0℃,故n、m两地的温差为20℃。
(2)根据图中两岛河流自东向西流可知,两大地势都是东高西低。两岛山区面积广大。
(3)甲国为韩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甲国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乙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技术水平低,土地租金低;乙国纬度位置低,水热条件好,适合发展农业;两国均为临海国,海上交通便利,便于粮食运输。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地形和发展农业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右图为丙地区放大图,图中的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地层P到K由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与沿①一②剖面线所作的地层、地形剖面示意图相符的是

小题2: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沿海水域因有寒暖流交汇和陆地径流汇入,所以渔业资源丰富
B.乙河沿海地区受洋流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同
C.当北印渡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甲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水盐度较高
D.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季节变化大,且东北岸冲刷较严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和等值线图的判读。图中地层P到K由老到新,判断为背斜。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往高处凸,所以为谷地,为背斜谷。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中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所以该地40°纬线为40°S,该地西海岸为暖流,暖流增温增湿增盐度,所以乙河沿海地区受洋流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同,都向南凸出。当北印渡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为冬季,甲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水量大,河口盐度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南岸受侵蚀。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该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问题:
1.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2.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3.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4.四图中不可能有河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F.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G.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H.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I.甲乙丙丁
G.丙甲乙丁
丁乙甲丙
丙丁甲乙
甲丙
乙丁
甲乙丙丁
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4.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等高距一致,故水平实际距离越短,则坡度越陡,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小,故坡度最陡的是比例尺最大的丁图。
2.等高线的海拔高度不确定,故不能确定地势高低,A错误;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故丙图的比例尺最小,表示的区域面积应最大,B错误。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地形应最详细,故丁图的比例尺最大,故表示的实际地形最详细,C正确。
3.比例尺越小,则实际图幅面积越大,故根据四图的比例尺判断实际图幅面积由大到小为丙甲乙丁;而若取比例尺一致,则实际面积越大,图幅面积越大,故选B项。
4.图示等高线的海拔高度未知,故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不能确定,故不能确定局部地形,而不能确定河流的分布。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比例尺大小对实际图幅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对长江流域进行灾情报道的理想途径是 …(? )
A.应用遥感技术
B.人工监测
C.水上快艇监测
D.飞机自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的特点,非常适于监测自然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