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是气流上升而形成,A错。⑤是低纬信风带,从风向右偏,判定是北半球,所以是东北风,所以B错。②是高气压带是空气动力下沉形成的,C错。⑥是中纬西风带,因是北半球,所以是西南风,D对。
【小题2】根据图中风向右偏,判定是北半球,所以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北半球是冬季,北京可能出现寒潮, C对。梅雨在6月中到7月中,伏旱在7-8月,哈尔滨洪涝在夏季,A、B、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不同区域气候的季节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①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主要与②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主要与③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主要与④有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得到的地面辐射少,A错误;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主要是由于四川盆地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B错误;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主要是因为四川盆地云量大,大气逆辐射较强,晚上气温较高,C正确;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D错误。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是江淮地区某月1—3日的天气观测记录,分析判断过境的天气现象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3表示四地气候类型中,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图示四地的气候类型,A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B图最低月温在15°C以上,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C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下,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的是地中海气候;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
A.海陆热力差异大
B.地形复杂
C.跨纬度大
D.洋流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我国的季风气候属于东亚季风,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资源问题与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