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表A?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表B?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8分)
(2)说明西电东送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有利影响。(6分)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3)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8分)重庆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武汉(2分),重庆最冷月(或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上(1分),武汉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1分)。
原因:重庆纬度位置比武汉低(2分),重庆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2分)。
(2) (6分)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调出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对一点得2分,共2分)
对调入区:缓解东部(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调入区)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3)(4分)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冬半年气温偏低,易发生冻害。(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本题解析:
(1)读表格分析,因为重庆纬度位置比武汉低,由于周围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不易入侵,所以重庆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武汉,重庆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上,武汉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
(2)西电东送是将西部的能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区,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所以对调出区来说,可以推动西部能源调出区的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入区来说,可以缓解东部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电是没有污染的能源,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江汉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降水变率大,6月份的梅雨天气,7月份的伏旱天气先后影响该地,加上夏秋季节台风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冬半年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偏低,易发生冻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____ ℃。(2分)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________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 。(2分)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______?,风速比荒漠 ________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________ ,风速比荒漠 _________ 。(4分)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 _____ 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 __________ 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1分)
(5)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的原因。(4分)
(6)为了遏制沙漠化的趋势,有人认为栽种草和灌木比栽种乔木更好,试分析其自然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12.5(11.5到13.5均可)? 16(15到17均可)
(2)低,小 ?
(3)高,小,低,小
(4)减小(降低)?减缓(降低)
(5)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日较差大,大风日数多。
人为原因: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
(6)因为该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风力强,不利于乔木的生长(乔木的生长需水量较大,易导致该地区更加干旱);草和灌木矮小,根系发达(复杂),抗风固沙能力强;草和灌木需水量小,在干旱地区容易成活。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三大能源调配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4分)据图分析说明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征。?
?
(2)(4分)C能源在该地区丰富的原因是?
?
(3)(4分)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角度来分析,A、B、C三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的是?;从蕴藏数量来看,我国居世界首位的是?。
(4)(12分)近年来,A路输送的能源被大量转化为电能输送,这种做法与传统输送方式和利用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5) (12分)结合我国国情,请说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参考答案:(1)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东部沿海地区能源需求量大,消费大于生产。
(2)该地区年降水量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该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转换处,河流落差大。
(3)C(水电)?水能资源
(4)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减少了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对铁路沿线的污染;减少了京津地区燃煤产生的污染和酸雨的危害。
(5)坚持以煤炭为主的方针,靠科技提高煤炭利用率;大力开发水能,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积极稳妥地开发核电;因地制宜的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的新能源;树立两个市场观,两种能源观。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关于甲地塔里木盆地和乙地海南岛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故河流为内流河为主,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故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形成夏汛;受地形周高中低的影响,水系呈向心状;而海南岛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故河流为外流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于夏季,故河流形成夏汛,由于地势中高周低,故河流水系呈放射状。C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结合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差异,判断河流特征的差异就比较简单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读图11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区沼泽的形成原因是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
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D.夏秋季节河流泛滥带来充足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