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地 B.江南地区物产丰富,资源充足 C.湖广熟,天下足 D.江南地区交通发达,人口密集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梅雨”是指每年5~6月份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因准静止锋活动,使锋面雨带长期停留在该地区而形成的一种阴雨连绵的天气现象。
小题2:我国的江南地区因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自古以来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小题3:江南丘陵以红壤为主,需大力改良,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山脉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2.图中的美国农业带:3.图中①③④农业带(区)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甲、乙两山脉分别处在板块碰撞处与板块内部
B.甲、乙两山脉西侧河流夏季均进人汛期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
D.甲、乙两山脉的东侧自然带较西侧复杂
E.①是乳畜业,②和③是小麦区
F.①是玉米带,③是小麦区
G.①是小麦区
H.②是玉米带
I.②是棉花带
G.④是乳畜带
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都受五大湖及东北工业区的影响
都有相对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灌溉水源
都与北部的加拿大实行联合经营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图示甲表示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受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而乙表示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板块内部,久经侵蚀而形成古老的低矮的山脉。
2.图示①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为玉米带;②位于五大湖沿岸,为乳畜带;③④位于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为小麦带。
3.①③④均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其发展的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对比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小题1: 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A.吉、苏、鲁
B.京、吉、苏
C.苏、鲁、粤
D.粤、京、吉
小题2: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右图中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均最多的是乙,根据提供选项的省市中对应的应该是吉林省,从左图中,丙的水稻远多于小麦,应属于南方省市,对应的只有江苏,而丁的小麦远多于水稻说明是北方省市,那只能是山东或吉林,但乙是吉林,故丁是山东,故选C。?
小题2:与全国相比,戊的人均耕地高于全国,而人均粮食低于全国,就说明人均粮食与人均耕地不匹配,也就是说人均粮食低于全国不是由于人均耕地的原因,从而排除A、B、C,选D,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相对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两国的临海分别是2.乙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3.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E.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F.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G.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H.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I.300千米
G.550千米
1300千米
1550千米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图位于西亚地中海沿岸,临海是地中海。乙图位于波斯湾沿岸,所以C对。红海的纬度在30°N以南,亚丁湾在10°N左右,A错。安达曼海、泰国湾位于东南亚地区,经度在100°E附近,明显不对,B错。阿拉伯海经度约60°E,孟加拉湾经度90°E,且位于陆地的南面,D错。
2.读图,乙图所示国家位于波斯湾顶部,从纬度看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影响,虽然临海,但是常年受下沉气流控制或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所以自然环境特征是沙漠分布广,植被稀少,气候炎热干燥。D对。A、B、C错。
3.读图,根据经纬度,甲乙两地经度相差12°,按30°纬线长度计算,距离约1040千米,(30°纬线长度是赤道长度乘以30°的余弦。)纬度相差5°,距离约550千米。根据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计算出甲乙距离约1270千米,与选项C最接近,所以C对。A、B、D错。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度网及其地理意义,世界主要地区,距离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世界三个国家跨区域调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①为_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工程;②为__________ 国家的调水工程;③为_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工程。上述工程主要是解决__________的问题。
(2)图①所示区域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图②所示区域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图③所示区域_________气候显著。
(3)在图③所示的三条输水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________线;投资成本最低的是________线。
(4)试分析跨区域调水对受水区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国;北水南调;埃及;中国;南水北调;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大陆性
(3)西;东
(4)增加受水区的水域,有利于水循环;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润地区,改善受水区的气候;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补偿调节河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等。(其它合理观点亦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