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
参考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有关英国、日本在地理方面的正确叙述是(?)
①两国都是处在北纬400 —600的岛国②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气候③英国能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④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航运方便的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认真对比英国和日本的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日本的部分领土分布在北纬300以南,并且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两国为了发展工业,都将工业中心分布在沿海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1)一(2)题。
小题1: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秦岭
小题2: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 l0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 800 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区域在 34°N附近,南部降水多于北部,北侧降水少于 800mm、南侧多于800mm,且气温由南向北在 4°N 附近大幅降低,综合气温、降水可判断此地为秦岭山地。
小题2:秦岭北侧为渭河平原,是地壳下陷、受渭河冲积而成的黄土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势较高,多数地区高于 300 米,年降水量低于 800 mm。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22是我国沿113°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1)A地形区是?,此地区常发生的灾害是??,近年来该地区国土整治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3分)
(2)B地形区是??,目前,该地区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2分)
(3)C地形区是?,该处具有特色的混合农业是?,近十几年来,这类特色农业生产规模不断?,其原因是:?。(5分)
参考答案:(1)(3分) 洞庭湖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退田还湖?
(2)(2分)南岭(1分) 水土流失(1分)
(3)(5分)珠江三角洲(1分) 基塘生产(1分) 缩小(1分)。
其原因:①工业、城镇和交通道路建设占用大量农业用地;
②随着城镇的发展,对蔬菜、花卉、水果、肉、蛋、乳需求量增加,原来的基塘生产转变为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水果、肉、蛋、乳生产。(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B山脉应为南方的南岭;A位于南岭以北,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集中,多暴雨,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该地区由于长期的围湖造田导致了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故退田还湖利于缓解流域内的洪涝灾害。(2)图示B表示南岭,由于长期的植被破坏,且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故水土流失严重。(3)图示C位于南岭以南,判断为珠三角地区,该地区利用地势低洼和光热充足的条件发展了基塘农业;由于受城市化的影响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该地区的基塘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进行区域定位,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佳,也是导致农业缺水的重要原因。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的比重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的水土配合情况是
A.上海浙江的水土配合最差
B.河北山东的水土配合最佳
C.浙江比福建的水土配合好
D.北方比南方的水土配合差
小题2: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降水量
B.地形、土壤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降水量、地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方耕地比重大,水资源比重小;南方水资源比重大,耕地比重小。浙江水土比例比福建好。
小题2:导致水资源的差异主要是降水量;导致耕地的差异主要是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等值线图》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