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农业生产必须“不违农时”,是因为农业生产具有
A.地域性
B.商品性
C.社会性
D.季节性和周期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特征。“不违农时”反映了农业生产的时间性特征,即季节性和周期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底,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该种蔬菜、花卉、水果等,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渔业养殖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珠江三角洲的鱼塘生产属于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水果园艺业
D.商品谷物农业
E.农业技术改造
F.国家政策的改造
G.劳动力的转移
H.市场需求的变化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的分类。基面该种蔬菜、花卉、水果等,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渔业养殖厂,是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混合,属于混合农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潘帕斯草原属于
A.热带草原
B.温带草原
C.河漫滩草甸
D.高山草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潘帕斯草原所处的纬度位置。潘帕斯草原位于温带,属温带草原。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铁,哈尔滨至大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最高运营时速为冬季200千米、夏季300千米。据此完成小题。1.影响该高速铁路修建的首要区位因素是2.影响该高铁运营时速差异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运量因素
C.技术因素
D.社会经济
E.夏季高温多雨
F.地形崎岖多河谷
G.旅客流量差异
H.冬季多大风积雪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路基“冻胀”问题,是严寒地区铁路建设的一项世界性难题。主要原因是路基土体在低温情况下,土中水分“冻胀”所致。哈大高铁也不例外,其在建设过程中攻克的技术难题也主要是路基冻胀问题。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还无法完全避免路基“冻胀”现象的发生,但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冻胀”不至于变成“冻害”。
2.哈大高速途径我国最寒冷的地区,而寒冷又恰恰是列车“提速”最大限制性因素,因此冬季哈大高铁时速只有200公里的主要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哈大高铁经过的区域的环境特征。解答本题还需明确哈大高铁建设的安全隐患:(1)哈大高速途径我国最寒冷的地区,而寒冷又恰恰是列车“提速”最大敌人;(2)东北地区由于冬夏季温差大,容易出现路基冻胀 。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以下各题。
1.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2.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根基地, 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安徽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E.水源与土壤
F.政策和劳动力
G.市场和交通
H.工业化与城市化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吉林省的人均产量与全国差值最大。四个选项中安徽省人均产量大于全国均值,所以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江苏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人口增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多,不能供应其他区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