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飞则蔽日,平地寸余;食禾几尽”的写照描述了何种自然灾害
A?沙尘暴? B?农田鼠害?
C?蝗灾? D?水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灾害。“飞则蔽日,平地寸余;食禾几尽”指的是蝗灾。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分别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气象干旱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1%,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6月3日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多3成至5成。
小题1:简述江西省此次气象干旱分布状况及其6月3日08时~6月4日08时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小题2:阐述长江中下游地区今年春季以来降水异常的原因。
小题3:强降雨可能诱发长江中下游部分山区发生次生灾害。列举长江中下游山区发生次生灾害的类型,指出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参考答案:
小题1:江西省的干旱程度自南向北逐渐加重;
6月3日08时~6月4日08时的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多。
小题1:长江中下游地区今年春季以来的降水异常主要受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影响;春季以来,由于夏季风势力较弱,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减少;进入6月夏季风势力迅速增加,锋面雨带北移且较长时间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该区域降水量异常增多。
小题1: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沟、植树种草。
本题解析:考察气象灾害。
小题1:根据左图看出,江西省的干旱程度自南向北逐渐加重。右图看出,6月3日08时~6月4日08时的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多。
小题1:根据材料二,看出降水异常的原因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有关。
小题1: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洪涝灾害会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7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图示省份南部的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说出图中祁连山脉的走向及其两种地理意义。(6分)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兰州的区位特点。(6分)
(3)甲、乙两地都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决定其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试比较该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点。(8分)
(4)结合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关联性,简述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要求写出四点,8分)
参考答案:(1)西北—东南走向。?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分界线;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多条铁路干线的交会处。
(3)水源(2分)?甲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水(河水)(3分),乙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山地(祁连山)的冰雪融水。(3分)
(4)①地质地貌原因。(舟曲一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坡度大,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
②受汶川地震影响。(震松了山体、极易垮塌)
③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④植被破坏严重。(其他答案只要正确也可,各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

(1)寒潮发生时,农作物受害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哪两个地区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2)暴雨洪涝主要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
(3)广东省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参考答案:
(1)秋、春?青藏高原和滇南谷地
(2)东部季风区河流中下游平原
原因:①受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影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②河流中下游常汇集多条支流,水量大。③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流速慢,多曲流,易淤塞,泄洪不畅。
(3)台风,夏秋季节的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风暴潮,台风引起。干旱,多春旱,春季气温回升,蒸发量大,且正遇春耕,农业需水量大,若夏季风尚未来临或势力较弱,降水少则会形成春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构造活跃?②地形复杂?③冬季多暴雨?④破坏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自然原因”,破坏植被属于人为原因,由于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故岩石破碎,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地形崎岖,起伏大,是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条件,而该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多暴雨,而不是冬季,故③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并注意审题要求和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