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A.7月22日,云南盐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B.7月13日以来山西运城市9县区先后出现乙脑疫情 C.11月14日,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事件 D.8月10日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登陆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季风区,水旱灾害频发,是当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故选B。
小题2:台风属于自然灾害,故选D。
小题3:区域①为西北干旱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区域⑥位于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旱涝灾害频发。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南方晚稻抽惠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读下面“2011年9月19~22日南方晚稻区寒露风预报图”,回答问题。
小题1:云贵地区一般没有晚稻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小题2: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晚稻种植区一般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温
B.保湿
C.保墒
D.利于有机质积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本题提供了晚稻生产的分布图形、生产中的防灾措施,考查了晚稻生产制约因素,云贵地区的气温情况,水对于温度的调节作用。
小题1:晚稻区界线的图例结合分布图可知,晚稻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纬度较低的省份,已经知道,水稻生长习性是好暖喜湿,于是推断晚稻的分布和热量条件关系密切。云贵地区因为其海拔高,热量不足,所以没有晚稻的分布。A项正确。
小题2:组题开始提到“低温危害”“通常称为‘寒露风’”。在本题中“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而“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既是为了防止低温危害,这样就能够推断措施的目的是保温,A项正确。另外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差变化小,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再结合水汽蒸发可以提高空气中水汽含量,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进而达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晚稻生产分布的影响因素。2、云贵地区的地势对气温的影响。2、夜间灌深水或喷水措施的目的。
点评:
该题中1题考查了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从图例结合图形中的分布推理出影响晚稻生产的热量因素,联系云贵地区地势较高热量较少。2题体现了地理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老鼠毁坏草场易形成鼠丘,简要分析老鼠对草原地区的主要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国草原鼠类对草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使草原生产能力下降,草原牧草覆盖率下降,有的地区已成为不毛之地。二是破坏草原,严重的可导致土地荒漠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间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气象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5月28日与8月23日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壳活动
B、地形状况
C、雨带分布
D、植被状况
2、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 ]
A、4月至9月
B、10月至次年3月
C、6月至11月
D、12月至次年5月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环境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