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图及“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图17)

材料二?图18为“1951—1997年该地区年平均温度、水稻种植面积及单产的变化图”。

(1)据图中信息判断①、②、③三地适宜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3分)
(2)结合调水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差异说明“北水南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地区水稻生产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4分)
(4)图中②地区主要灾害有洪涝、干旱及_______________等类型,并说明该地区应采取的
主要防灾措施。(3分)
2、综合题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陕西省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十年。读陕西省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2008年陕西省粮食播种面积4852.05万亩,粮食总产1150.9万吨,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与1999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近20%的情况下,产量增长6.4%,2000-2008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3.2%。
材料二:陕西省三大产业结构图

材料三:陕西省略图

1.1999年以来,陕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2.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
?,其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3.渭河和汉江的分水岭是?;渭河和汉江比较,含沙量较大的是?,主要原因是?
?;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有?、?等。
4.渭河谷地和汉江谷地分属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两地发展农业不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
?
?。
5.近年来,陕西省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主要是什么原因?
?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8分)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环境效益。(10分)
4、单选题 2009年2月11日武汉召开的“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工作调度会,要求年内将在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工程三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力争全国率先。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的等级层次组合正确的是? ( )
A.3级
B.2级
C.4级
D.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