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2019-12-27 00:32:27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列可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①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铁资源 ②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③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④在我国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⑤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④和⑤
 D.①和②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陆变迁。在我国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其曾经是海洋;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说明其以前是陆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气候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就自然资源的属性而言,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另外本题还可考查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地质构造的名称是:甲         ,乙           ,丙          。
 (2)在地貌上,甲表现为            ,其成因是          。
 (3)在地貌上,乙表现为             ,其成因是          。
 (4)我国山西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应属于图中的       处地貌。(甲、乙、丙)
 (5)若勘探地下水应选择在       处;若要计划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最适宜的地点为      处(选择甲、乙、丙)。
 
 参考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
 (2)山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
 (3)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4)丙
 (5)乙、甲
 
 本题解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处的岩层是向上拱,所以是背斜构造,乙是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丙处是岩层之间断裂下沉,是断层构造.
 (2)从地貌上看,甲处是山谷,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的作用,岩层较脆弱,裂隙发育充分,容易遭受外力的侵蚀而成为谷地.
 (3)从地貌上看,乙处是山岭,因向斜构造,其槽部因受到挤压,岩层变得结实,不易遭受侵蚀,慢慢形成了山岭.
 (4)我国山西的汾河谷地,就是由于岩层的断层而形成的谷地地貌.
 (5)地质构造中,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利用向斜可以找到水,若要修建隧道,最适宜是在背斜处,也就是甲处,因为背斜处不会透水,有利于防水渗露.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有化石存在的成层岩石是[? ]
 A、花岗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面“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题。
  小题1: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小题2:图示中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有示意图可知:①为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成,属于内力作用,②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③为流水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也为外力作用,④为断层,成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
点评:结合景观图获取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有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有风蚀蘑菇、沙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瀑布、峡谷、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有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有褶皱、断层等。
	本题难度:一般